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甲流”突现 掐断传播链条要快准狠

“甲流”突现 掐断传播链条要快准狠

  据卫生部5月11日通报,四川省已确诊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这是我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与此同时,全球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10日继续大幅度增加,世界卫生组织10日确认29个国家和地区确诊病例攀升至4379例,其中美国境内确诊的人数已升至2532人,在东亚地区已有韩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出现确诊病例。
  此次四川出现病例与此前香港发现病例有类似的地方,两位患者都是经过航班辗转到达所在城市,因此首要的事情就是迅速找到旅行途中的密切接触者包括同机乘客。4月30日搭乘墨西哥航空公司AM098航班的一位乘客在香港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之后,全国防疫体系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了同机旅客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并进行了为期7天的中医学观察,未发现新增病例,度过了第一波冲击,国内联防联控网络在这次考验中经受了锻炼。目前有关部门亦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紧急寻找NW029航班和3U8882航班的同机接触者及其他接触者并进行医学观察,希望能再次安然度过这一波冲击,在传播链条的最初阶段将病毒传播的途径截断。
  在甲型H1N1流感传播的苗头初露时就全力掐断无疑比较困难,但也并非没有可能。比起一旦流感病毒传播开来才忙中施治,在传播初期就有效应对,无论从成本还是效果来看,都要好得多。问题只是能否做到。像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在流感病毒已经扩散之后才发现病例并应对不同,中国等国家有条件以快、准、狠的方式将病毒控制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在最初的阶段,防疫体系出击必须要快要狠,这样才可能将防疫战斗限制在小范围,否则一旦战斗被迫延展至大范围,那将是被动得多的局面,那时已经防不胜防。
  通过快狠准的应对迅速切断传播途径,对于目前的中国防疫工作而言仍然是值得争取的目标。这个时候应对措施适当地严格一点有其必要性,不过有必要与相关人员做好沟通获得理解。因为中国有此前应对非典危机的经验,因此社会公众对必要的严控措施能够理解。此前对外国友人的医学观察应该说也尽量做到了令人适宜。
  世界卫生组织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爆发之后,也采取了比较严格的应对措施,其实这也是在应对非典疫情和禽流感疫情的经验基础上做出的方案。近来一些国家特别是美洲“重灾区”及当地一些媒体抱怨世卫组织“过度防疫”,反应与它们在非典期间的反应多少有所不同。而美国在病例数量急剧攀升之后,防疫部门和不少媒体都已经开始强调严格防疫的重要性。其实世卫组织的严格,并不是被甲型H1N1流感给吓住了,而是他们知道,这种严格的处理方式是比较而言最好的。有应对非典疫情的经验的中国同样如此。

  就全球防疫情况而言,中国的联防联控网络的经验值得注意,中国近年来调整医疗改革方案、建设基层卫生防疫体系的努力亦值得关注。在甲型H1N1流感这些病毒向人类发起出其不意的攻击之后出现一些慌乱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不能从这种慌乱中吸取足够的教训,反而忽视此前的成功经验,则未免有些讳疾忌医。目前全球防疫的另一重点则是,各国科研力量应该通力合作,跟踪病毒变化状况,有效应对病毒可能出现新的变种,或者出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合流的情况。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