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新医改后医疗卫生哪些在改变

新医改后医疗卫生哪些在改变

        今年,本市着力推进八项卫生改革重要举措,解决百姓关注的就医热点问题。医疗卫生事业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我们这座城市,医疗资源布局、就医环境与便捷程度、就医过程的简捷合理,一直在广泛的关注中不断变化着。

很多的变化,可能并不能简单归纳于某项举措,但却在细节之中,体现着医疗服务的人文关怀。

身边大医院 全部在“翻新”

        关注

        截至今年,本市大型医院全部新建或改扩建,旧貌不复存在。至此,本市的医疗资源布局将更加合理,市民就医环境进一步改善。

据悉,迁址新建的中心妇产科医院将于今年年底竣工;迁址新建胸科医院工程、南开医院和天津医院扩建工程、人民医院二期工程也于今年进行施工;去年开工建设的海河医院、安定医院新建工程将于今年下半年竣工并完成搬迁。

        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建成国内最大的妇产科专科医院

        总投资5.7亿元的中心妇产科医院迁址新建工程位于南开三马路与三纬路交口处,建筑面积为71510平方米,目前主楼已封顶,整个工程今年年底竣工并交付使用。新中心妇产科医院住院病床将达到600张、29个手术室,门急诊可满足每天3000人次的就诊需求。届时,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妇产科专科医院之一。

        南开医院:

        打造全国最大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医院

        南开医院是一所在全国中西医结合领域发挥示范作用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西医结合医院。扩建工程南至长江道、北至南开三纬路、东临新建的中心妇产科医院、西至华育里小区,规划用地面积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设计床位800张,将门诊、住院、医技等功能明确分区,科室相对独立,急诊急救单设入口,大型检查项目集中在一个区域,方便患者就医。该院完成扩建后,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医院和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基地。

        胸科医院:

        建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和心肺急症抢救中心

        新胸科医院位于津南区与河西区交界的柳林地段,东至吉兆路、西至双林引水河、南至柳盛路、北至台儿庄路,靠近交通干道大沽南路、地铁一号线。迁址新建的胸科医院可用占地面积137亩,是该院现在占地面积的5.48倍。新址周围符合本市医疗网的规划布局,周边环境适宜患者治疗和康复。迁址新建后,医院在功能上将融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预防于一体,建成心血管病研究所和完整的心血管病诊疗中心,并在医院急症科基础上建立天津市心肺急症抢救中心。人性化是新建胸科医院设计的最大特点。由于该院主要接收心肺疾病患者,这些患者不宜进行过多的垂直运动,因此新胸科医院住院部没有选择十几层高层建筑,而是将住院楼的高度限定在7层。虽然楼层减少了,但两栋“人”字形的住院楼一共有4个病区,病床数量仍然达到了850张。

        人民医院:

        区域医疗中心作用更加突出

        人民医院二期工程项目总面积为5万平方米,首先开工建设的肿瘤楼项目面积为3.5万平方米,将于明年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后,医院总床位数将由现在的1200张增加到1600张,医院功能更加完备,区域医疗中心作用更加突出。在本市卫生资源调整中新建的市人民医院,肛肠外科、脊柱外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科等优势学科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消化外科、血管科、骨关节科等学科实力显著增强。完成扩建后,将进一步满足本市西部地区群众的就医需求。

        天津医院:

        打造国内最大的骨科医院

        在目前骨科床位数居全国之首的基础上,改扩建后的天津医院规模和床位数都将增加近一倍。占地60余亩,建设规模10万平方米,建筑层高地上17至19层,地下2层。改扩建后医院拥有全净化手术间,具有相当规模的创伤急救中心,合理的医技科室布局与建设规模,具有人性化设计的门诊、治疗和住院部布局,将有效提升创伤急救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改善诊断和治疗条件。患者与职工用餐、充足的停车位以及未来医院发展空间的需求都在设计中给予了充分考虑。

        海河医院:

        建全国呼吸疾病诊治基地

        海河医院是一家重大传染病防治专科医院,新院占地面积达106亩,拥有病床870张,年住院规模达1.54万人次,通过建设,将提升传染病患者相关隔离条件,提供更多空气负压病房、空气净化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全国呼吸疾病诊治基地,成为本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以治疗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的综合性医院。

        就医信息化 看病更简捷

        关注

        全面信息化是医疗服务的走向。本市的一些医院在信息化与数字化医疗服务方面的尝试,让就医过程更加简便、快捷、合理,省去了患者的无谓麻烦。信息化不仅带来准确、效率,还能够让患者明明白白看病。

        卡片配腕带 带来就医新体验

        一张看似普通的塑料卡片、一条看似平常的塑料腕带,却能给患者就医带来极大的方便。信息化与数字化正给本市市民带来就医新体验。在解放军二五四医院,“患者就诊一卡通及医疗信息自助查询”可以大大减少浪费患者时间的现象。患者到该院第一次就诊时,会在门诊大厅获得一张医疗卡,这张卡将储存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今后在该院历次的就诊记录、病历、开药情况。患者拿着这张医疗卡去挂号,叫号系统能够自动按照诊室及挂号顺序对患者进行排队,在大屏幕上显示当前等候就诊人数。出诊医生完成对一名患者的诊疗之后,只要按下叫号按钮,候诊区就会提示“××号患者×××,请到××诊室就诊”。在就诊过程中,患者如果需要进行化验或检查,事后也不需要再往返奔波于各个窗口取结果,检查结果可自动传输,医生在电脑上就可以进行诊断。看完病之后,患者可以找到放置在大厅内的自助打印机,扫描医疗卡上的条形码,自己直接打印检验结果。

        因患冠心病住院治疗的徐大爷需要采血检查,在他休息时,没有询问和打扰,护士就准确地完成了采集工作,这是医疗信息化系统正在发挥“特长”。解放军二五四医院的住院患者在医疗卡之外每人还配有腕带,上面印有识别患者身份的条形码,患者住院期间要一直佩戴。以PDA掌上电脑为硬件平台建立的移动护士工作站,通过扫描腕带,使护士能在患者病床旁调取各种医嘱信息并随时储存患者的各种信息,需要进行的治疗、化验结果、预约时间进行检验、饮食注意事项等10大方面的情况均可调取和存储,实现了对医嘱实际执行的全过程跟踪和在哪发生的信息在哪录入,提高了护理记录的准确性。通过用PDA扫描腕带,护士还可以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健康教育信息等。譬如护士执行采血前用PDA扫描病人腕带上的条形码,确认患者身份,然后根据PDA上显示的化验项目及所需采血管类型为病人采血,采血后再扫描采血管上的条形码将标本与患者身份相对接。检验科则直接获取信息,自动将报告传输到医护工作站。

交费不排队 挂号能坐等

        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就诊IC卡是一张“多功能”卡,既是患者在医院信息系统的标志,每位患者拥有一个独立的ID号,应用IC卡,可在系统中保存病历信息,查阅诊疗资料。患者还可将钱存入卡里,在医院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应用POS机刷卡交费,不但可免去就诊过程中反复排队结算的不便,而且省去了携带和交付大量现金的麻烦。

        不久前,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又在全国医院中率先启用挂号排队叫号系统,使患者挂号从以前的单窗口站立排队式等候,变为现在的多窗口“休息式”等候。家住塘沽区的孙大爷曾在该院接受过心脏搭桥手术,前几天来医院复查时孙大爷说:“以前挂号,有4个窗口可以排队。有时一个人看病,陪着来的家属分别在不同的窗口排队,谁先排上,谁先挂号。没有家属陪着的病人就只能自己排队,有时明明是自己先来的,却因为没‘选对’窗口而比后来的人晚挂上号。”

        关注

        社区卫生服务“15分钟健康圈”

        有专家指出,医疗卫生体系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一个正三角形,尖儿是大医院治疗疑难杂症,底座是大量社区医院治小病,但现在是个“倒三角”,一些人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

        陈女士不久前得了感冒,虽然家门口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但她还是不辞辛苦地到某三甲医院排队去看专家号。她认为,虽说头疼脑热是小病,一旦误诊那可是不得了的大事。去大医院看病虽然人多,还要排队,但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