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维生素出口企业“过冬”

维生素出口企业“过冬”

  维生素行业的龙头公司新和成5月22日公告称,因VA系列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及目前公司的产品库存较大,公司经研究决定在5月下旬至8月下旬停产VA;同时,因现有生产设备老化需停产检修,公司决定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停产VE。

  同时,新和成方面还表示,受此次VA、VE系列产品停产计划的影响,公司将2009年1~6月经营业绩的预测由净利润同比减少40%~70%调整为减少60%~80%。

  而在此前,全球维生素行业领先企业帝斯曼(DSM)发布公告称,帝斯曼(中国)决定在4月份停产VA,减产VE。

  据了解,今年5月份以来,维生素原料药的几大类主要产品价格下跌仍为主调,包括前期一直维持在高位运行的维生素C也开始呈现下跌趋势。新和成和帝斯曼的停产减产措施,也是企业在价格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采取的无奈之举。

  VC一枝独秀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维生素市场需求开始持续低迷。

  据医药行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VA当前价格为113元/kg,同比2008年均价(206元/kg)下跌幅度达到45.14%;在B族类产品中,VB2当前价格为115元/kg,同比2008年均价(226元/kg)下跌幅度达到49.11%;VB5当前价格为57元/kg,同比2008年均价(84元/kg)下跌幅度达到32.14%;VE当前价格为115元/kg,同比2008年均价(150元/kg)下跌幅度达到23.33%;只有VC当前价为95元/kg,同比2008年均价(70元/kg)上涨35.71%,但是其5月环比首次出现下跌。

  健康网研究人员巴艳凤表示,今年以来除VC外,维生素几大类品种出口较去年同期都出现了明显下降,尤其是饲料级产品。

  尽管VC今年5月份以来首次出现下跌趋势,但是与去年相比仍维持在高水平运行。而且,它的出口量并没有像其他维生素类产品一样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明显下降。

  巴艳凤表示,这主要与VC的需求量大有关。

  但同为维生素出口的大品种VE的命运却截然不同,VE价格今年以来一直在下跌。

  

  价格企稳要求强烈  

  为降低损失,各大生产企业也开始采取降价、减产甚至停产、改进工艺以降低成本。

  对于同为大宗原料药的VE,其价格今年以来一直在下跌,直到今年5月份国际原料药会前才开始稍微有所上涨,但巴艳凤认为,其价格并不会再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作为维生素行业重要企业??帝斯曼(DSM)的减产,使维生素产品的供给客观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VE价格的上扬,巴艳凤认为。

  我国维生素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VC、VE以及B族类产品等。由于维生素是一个产业周期很强的行业。前期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大客户和经销商明显减少库存,但经过今年一季度的消耗,产能也差不多消耗完毕,各大商家也开始新的采购计划,导致供需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4月2日,新和成曾发布公告称,进入3月份以来,随着客户存货逐渐消耗完毕,销量开始回升,客户开始进行第二季度的询价和订货。但市场总体上供过于求,所以价格何时回升仍是未知数。

  目前很多业内人士认为,金融危机的寒冬还没过去,后续影响可能会更大。医保商会的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对于VC、VE等出口大类产品未来的价格走势还不好说,目前价格的下跌正处于一个逐渐探底的过程,但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却很小。经过前期的下跌,大部分品种的毛利率已大幅压缩,目前原材料、人力费用都有所上涨,再加上环保费用上的压力,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也非常有限。大幅下跌只会导致企业亏本,因此企业价格企稳的要求非常强烈。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