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和成宁减产不降价 VE库存化近尾声 |
![]() |
VE价格从最高时的每公斤250元的价格跌落至今年4月份每公斤110元的低谷,VE的四巨头开始反击。
2009年4月1日,DSM(帝斯曼)宣布减产VE;4月23日,BASF(巴斯夫)宣布将VE提价10%;5月21日,新和成宣布停产VE。而另一家VE巨头浙江医药(600216.SH)虽然目前仍按兵不动,但该公司副董事长张国钧向记者表示,“今年下半年也会有停产检修的安排,但不会影响产量。”
“四家公司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某种默契,希望可以通过减少产能,将VE的价格维持在一定的高位。”南方一家券商的医药行业研究员向我们表示。
而在四巨头合力之下,VE价格亦出现触底反弹。目前国内VE粉的最新报价在每公斤125元,从5月初的底部已经反弹了20%。
四寡头达减产默契?
新和成方面表示,受此次VA、VE系列产品停产计划的影响,“公司将原先对2009年1-6月经营业绩的预测由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0%-70%修正为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60-80%。”
2008年1-6月份该公司实现净利润7.65亿元,由此推断,新和成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在1.53亿元?3亿元左右。停产大致会给公司净利润造成的损失在0.7亿元-1.59亿元这一区间。
而VE堪称新和成的“现金牛”。2008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实现净利润13.745亿元,每股收益高达4.02。而在其主营构成中,VE毛利率高达77.54%。2008年VE价格曾经一度高达每公斤250元,曾催生了浙江医药和新和成两家VE巨头的业绩爆发。
按照行业惯例,大宗原料药的生产企业,都需要在夏天对其生产线进行停产检修。
“我们往年对停产检修没有公告,时间也相对比较短。”新和成董秘陈晓晖向记者表示。据记者了解,正常情况下停产检修的时间在半个月到一个月之间,而本次新和成VE的生产线将停产2个月,VA生产线将停产3个月。
联系此前VE的另外两家巨头DSM 与BASF的举动,不难看出,目前4家主要的VE生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减产保价的默契。
“VE的价格下跌速度如果过快,厂商都会采取一些措施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陈晓晖向我们表示。新和成公告显示停产VA的原因为“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及目前公司产品库存较大”。
不过,他也否认了四寡头“合谋”的猜想。“我们的产品以出口为主,而国外对反垄断是非常严格的,我们不会也不可能去操控市场供求。”
而天相投顾在其报告中表示,“新和成的停产时间之久可能释放出一个信号,就是宁可停产,也不降价。这样一来,可能打破采购商的价格继续下跌的预期,从而消除市场上的观望气氛。”
VE价格从高峰跌落下来,很大程度上就是经销商环节的囤货过多,在下游不甚明朗的情况下,更不敢轻易采购。而目前去库存化已渐入尾声,这一定程度上也为VE价格回暖打下基础。
120元可能成为今年均价
VE价格在2008年的高涨,曾经将新和成推上了A股每股收益排名第四的位置,但市场对VE新产能的释放及下游需求的减少的担忧,也一直如影随形。
2008年6月,浙江医药和新和成曾经在10个交易日内跌幅接近30%,原因则是当时一家名为圣菲迈(Sintofarm)的意大利制药公司宣布,在其新建的意大利工厂生产维生素产品。这被部分投资者视为VE巨头垄断市场的结束。
“大宗原料药是一个强周期的行业,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壁垒,但对规模和工艺成熟度的要求相对较高,只有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才会有利润。”广发证券研究员杨挺向记者表示。
据其介绍,即使是同一套设备,在不同的地方也会有不同的收益率。“所以需要不停地修改参数,生产得越久,工艺就越成熟。而一家VE企业,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参数。”
除了新增产能的进入威胁,下游需求的减少更是显而易见。申银万国在其报告中表示,2009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畜牧产品进入下降通道,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美国家禽、生猪、牛产量将出现负增长,而美国VE 消费占世界的30%。而VE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应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
“需求可以理解为下游行业的真实需求和经销商的有效需求。在目前经销商渠道VE去库存化接近尾声的情况下,有效需求将支持VE价格的反弹。”国金证券研究员李敬雷向我们表示。
在其看来,有效需求正在慢慢向真实需求恢复。而四大厂商在经过近两年的搏杀后,也有望形成价格均衡。其将每公斤120元的价格看做是VE2009年的均价。“我们认为这是比较好的一种情况,即生产商、经销商、终端都认可这一价格水平,这也是我们一直期盼的均衡价格。”
医药网新闻
2009年4月1日,DSM(帝斯曼)宣布减产VE;4月23日,BASF(巴斯夫)宣布将VE提价10%;5月21日,新和成宣布停产VE。而另一家VE巨头浙江医药(600216.SH)虽然目前仍按兵不动,但该公司副董事长张国钧向记者表示,“今年下半年也会有停产检修的安排,但不会影响产量。”
“四家公司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某种默契,希望可以通过减少产能,将VE的价格维持在一定的高位。”南方一家券商的医药行业研究员向我们表示。
而在四巨头合力之下,VE价格亦出现触底反弹。目前国内VE粉的最新报价在每公斤125元,从5月初的底部已经反弹了20%。
四寡头达减产默契?
新和成方面表示,受此次VA、VE系列产品停产计划的影响,“公司将原先对2009年1-6月经营业绩的预测由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0%-70%修正为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60-80%。”
2008年1-6月份该公司实现净利润7.65亿元,由此推断,新和成预计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在1.53亿元?3亿元左右。停产大致会给公司净利润造成的损失在0.7亿元-1.59亿元这一区间。
而VE堪称新和成的“现金牛”。2008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实现净利润13.745亿元,每股收益高达4.02。而在其主营构成中,VE毛利率高达77.54%。2008年VE价格曾经一度高达每公斤250元,曾催生了浙江医药和新和成两家VE巨头的业绩爆发。
按照行业惯例,大宗原料药的生产企业,都需要在夏天对其生产线进行停产检修。
“我们往年对停产检修没有公告,时间也相对比较短。”新和成董秘陈晓晖向记者表示。据记者了解,正常情况下停产检修的时间在半个月到一个月之间,而本次新和成VE的生产线将停产2个月,VA生产线将停产3个月。
联系此前VE的另外两家巨头DSM 与BASF的举动,不难看出,目前4家主要的VE生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减产保价的默契。
“VE的价格下跌速度如果过快,厂商都会采取一些措施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陈晓晖向我们表示。新和成公告显示停产VA的原因为“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及目前公司产品库存较大”。
不过,他也否认了四寡头“合谋”的猜想。“我们的产品以出口为主,而国外对反垄断是非常严格的,我们不会也不可能去操控市场供求。”
而天相投顾在其报告中表示,“新和成的停产时间之久可能释放出一个信号,就是宁可停产,也不降价。这样一来,可能打破采购商的价格继续下跌的预期,从而消除市场上的观望气氛。”
VE价格从高峰跌落下来,很大程度上就是经销商环节的囤货过多,在下游不甚明朗的情况下,更不敢轻易采购。而目前去库存化已渐入尾声,这一定程度上也为VE价格回暖打下基础。
120元可能成为今年均价
VE价格在2008年的高涨,曾经将新和成推上了A股每股收益排名第四的位置,但市场对VE新产能的释放及下游需求的减少的担忧,也一直如影随形。
2008年6月,浙江医药和新和成曾经在10个交易日内跌幅接近30%,原因则是当时一家名为圣菲迈(Sintofarm)的意大利制药公司宣布,在其新建的意大利工厂生产维生素产品。这被部分投资者视为VE巨头垄断市场的结束。
“大宗原料药是一个强周期的行业,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壁垒,但对规模和工艺成熟度的要求相对较高,只有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才会有利润。”广发证券研究员杨挺向记者表示。
据其介绍,即使是同一套设备,在不同的地方也会有不同的收益率。“所以需要不停地修改参数,生产得越久,工艺就越成熟。而一家VE企业,需要2-3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参数。”
除了新增产能的进入威胁,下游需求的减少更是显而易见。申银万国在其报告中表示,2009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畜牧产品进入下降通道,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美国家禽、生猪、牛产量将出现负增长,而美国VE 消费占世界的30%。而VE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应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
“需求可以理解为下游行业的真实需求和经销商的有效需求。在目前经销商渠道VE去库存化接近尾声的情况下,有效需求将支持VE价格的反弹。”国金证券研究员李敬雷向我们表示。
在其看来,有效需求正在慢慢向真实需求恢复。而四大厂商在经过近两年的搏杀后,也有望形成价格均衡。其将每公斤120元的价格看做是VE2009年的均价。“我们认为这是比较好的一种情况,即生产商、经销商、终端都认可这一价格水平,这也是我们一直期盼的均衡价格。”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2025-05-10)
- 罗氏宣布投资超20亿人民币,在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2025-05-10)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2025-05-10)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合谋抬价发“国难财”,药企被重罚3.26亿元 (2025-05-09)
- Cancer Res:年龄相关的生物学改变或会促进机体肿瘤扩散 (2025-05-09)
- 新疆兵团“医保钱包”上线 完成跨省共济 (2025-05-09)
- 抗衰老公司NewLimit获1.3亿美元融资,硅谷亿万富翁创立,通过表观遗传重编程延长人类健康寿命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