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危机之下制药原料产业呼唤升级

危机之下制药原料产业呼唤升级

  昨日,号称“亚洲制药工业第一展”的第九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下称“制药原料展”)进入第二天,不过很多展商表示,本次展览虽然在参展商数量上创下新高,但是新客户并不多。

 

  很多参展商之所以看重制药原料展,就是因为该展会能够带来新客户,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景气度一向很高的制药行业也被波及。

 

  制药原料展历时8年,目前已经成为亚洲同业展会中,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行业展会,本次展会有1700余家展商亮相,包括哈药集团、华北制药(600812,股吧)、石药集团、扬子江制药、上药集团等多家国内上市公司和大型制药企业纷纷亮相。

 

  但即便如此,原料药行业集中度仍旧不高。“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能力弱,自主创新和高附加值产品匮乏。”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行业研究员于富荣表示,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大已经成为我国原料药行业的4大结构性问题。

 

  本届原料展上,各家厂商集中推广的仍旧是维生素、抗生素、有机酸和氨基酸等“老四样”。上述产品中,除了维生素在2008年仍旧取得76%的增长外,包括氨基酸类在内的产品,增长率仅有6%。

 

  而即便是维生素类产品,在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价格也出现大幅下降,以维生素C为例,从2008年7月的每公斤近9000美元,降低到11月每公斤5500美元不到;而维生素E则从每公斤3500美元,跌到谷底的不到1000美元。整个维生素生产厂家在2008年下半年都在赔本赚吆喝。

 

  有厂家直接将产品便宜列为主要优势,用巨大的字体印在展位墙壁上。

 

  “中国制药原料行业也许可以向印度学习,印度上世纪70年代出口原料药,80年代将仿制药出口到发展中国家,90年代将仿制药出口到发达国家,而2000年以后开始主攻专业产品。”辉瑞制药公司全球研究开发公司战略管理部总监赵奕宁表示,中国制药企业也应该因循这一路线,而非价格战。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