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胶囊”再现:9000万粒流入市场,重金属铬最高超标65倍 |
![]() |
以“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经过“打胶”、“排胶”、“切胶”、“次品挑拣、成品包装”4道程序,9000万余粒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的“毒胶囊”就这样流入市场。
9月2日从宁波市宁海县检察院获悉,因非法生产“毒胶囊”,潘柏海等11人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该院批准逮捕。
据警方统计,从2014年2月至7月,潘柏海的生产窝点除被现场查获,共非法生产有毒空心胶囊9000万余粒,已全部流入市场。“所有胶囊均在宁海生产,后运往绍兴新昌县售卖,具体的流向仍在调查中。”宁海县检察院人士告诉澎湃新闻。
铬含量最高超标65倍
现年56岁的潘柏海是新昌县儒岙镇人,曾在台州临海市一家药业公司上班,从事胶囊生产。因公司经营不善,老板用一套生产空心胶囊的设备抵作拖欠潘柏海的1万多元工资。2014年2月,潘某带着设备在宁海县深甽镇租了4间厂房,并从老家雇用了章某等10名老乡,11人开始生产胶囊。
《中国药典》规定,生产药用胶囊所用的原料明胶至少应达到食用明胶标准。按行业标准,食用明胶应当使用动物的皮、骨等作为原料,严禁使用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工业废料。
而潘柏海等人生产空心胶囊使用的正是废料做的工业明胶。经“打胶”、“排胶”、“切胶”、“次品挑拣、成品包装”4道程序,潘柏海等人将生产出来的空心胶囊卖给了王某甲(刑拘在逃)、官某(刑拘在逃)、章某(刑拘在逃)、王某乙(刑拘在逃)。
7月22日,因被群众举报,宁海县公安局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执法,查处了该窝点,查扣空心胶囊成品6箱(约44.2万粒)、空心胶囊半成品102.9公斤、空心胶囊边角料724公斤、空心胶囊回料13袋、明胶50袋、食品添加剂着色剂1箱、制胶囊设备等。潘柏海和现场作业的工人共10人被当场抓获。7月23日,负责运输“工业明胶”和“空心胶囊”的朱某被抓获。
经检测,被查获的空心胶囊及生产原料中,重金属铬的含量均超标,最高的超过正常标准的65倍。铬是一种毒性极大的重金属,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2012年央视曾曝光“毒胶囊”
潘柏海的老家绍兴新昌县儒岙镇是全国有名的胶囊之乡。2012年曾因生产销售“毒胶囊”而轰动全国。当时,全县共有几十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年产胶囊1000亿粒左右,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三分之一。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胶囊里的秘密》,对“非法厂商用皮革下脚料造药用胶囊”进行了曝光。节目描述,“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毒胶囊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最高超标90倍”。
“毒胶囊”事件曝光后,河北、浙江、江西、山东、安徽等地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28名,查封胶囊生产企业、明胶生产企业28家,查明涉案胶囊5亿余粒,召回铬超标胶囊(剂)药品12.3亿余粒,查封涉案企业的生产线94条,查明胶囊产品和工业明胶产品销往各地的80余家药品及食品生产单位的事实。
2013年2月6日,新昌县人民法院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审判处被告人王清、赖三学军、潘晓冲等7人不同程度刑罚,其中主犯王清获刑11年。
医药网新闻
9月2日从宁波市宁海县检察院获悉,因非法生产“毒胶囊”,潘柏海等11人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该院批准逮捕。
据警方统计,从2014年2月至7月,潘柏海的生产窝点除被现场查获,共非法生产有毒空心胶囊9000万余粒,已全部流入市场。“所有胶囊均在宁海生产,后运往绍兴新昌县售卖,具体的流向仍在调查中。”宁海县检察院人士告诉澎湃新闻。
铬含量最高超标65倍
现年56岁的潘柏海是新昌县儒岙镇人,曾在台州临海市一家药业公司上班,从事胶囊生产。因公司经营不善,老板用一套生产空心胶囊的设备抵作拖欠潘柏海的1万多元工资。2014年2月,潘某带着设备在宁海县深甽镇租了4间厂房,并从老家雇用了章某等10名老乡,11人开始生产胶囊。
《中国药典》规定,生产药用胶囊所用的原料明胶至少应达到食用明胶标准。按行业标准,食用明胶应当使用动物的皮、骨等作为原料,严禁使用制革厂鞣制后的任何工业废料。
而潘柏海等人生产空心胶囊使用的正是废料做的工业明胶。经“打胶”、“排胶”、“切胶”、“次品挑拣、成品包装”4道程序,潘柏海等人将生产出来的空心胶囊卖给了王某甲(刑拘在逃)、官某(刑拘在逃)、章某(刑拘在逃)、王某乙(刑拘在逃)。
7月22日,因被群众举报,宁海县公安局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执法,查处了该窝点,查扣空心胶囊成品6箱(约44.2万粒)、空心胶囊半成品102.9公斤、空心胶囊边角料724公斤、空心胶囊回料13袋、明胶50袋、食品添加剂着色剂1箱、制胶囊设备等。潘柏海和现场作业的工人共10人被当场抓获。7月23日,负责运输“工业明胶”和“空心胶囊”的朱某被抓获。
经检测,被查获的空心胶囊及生产原料中,重金属铬的含量均超标,最高的超过正常标准的65倍。铬是一种毒性极大的重金属,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2012年央视曾曝光“毒胶囊”
潘柏海的老家绍兴新昌县儒岙镇是全国有名的胶囊之乡。2012年曾因生产销售“毒胶囊”而轰动全国。当时,全县共有几十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年产胶囊1000亿粒左右,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三分之一。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节目《胶囊里的秘密》,对“非法厂商用皮革下脚料造药用胶囊”进行了曝光。节目描述,“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毒胶囊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最高超标90倍”。
“毒胶囊”事件曝光后,河北、浙江、江西、山东、安徽等地公安机关迅速介入调查,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28名,查封胶囊生产企业、明胶生产企业28家,查明涉案胶囊5亿余粒,召回铬超标胶囊(剂)药品12.3亿余粒,查封涉案企业的生产线94条,查明胶囊产品和工业明胶产品销往各地的80余家药品及食品生产单位的事实。
2013年2月6日,新昌县人民法院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审判处被告人王清、赖三学军、潘晓冲等7人不同程度刑罚,其中主犯王清获刑11年。

- 相关报道
-
- 专家:应关注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管理 (2025-06-26)
- 炎炎夏日如何科学防暑?慢性病患者怎样安全度夏? (2025-06-23)
- 推动近视管理精细化发展 专家建言对近视儿童“按需管理” (2025-06-18)
- 专家:降血脂是一场“持久战” 不可擅自停药 (2025-06-10)
- 芒种时节如何防暑避虫?爱眼日怎样护眼? (2025-06-06)
- 中国国家疾控局:全国新冠疫情上升趋势减缓 (2025-05-29)
- 济南发布13条“体重管理”举措 关口前移防治慢性病 (2025-05-19)
- 国家疾控局:“五一”假期前后全国传染病疫情总体平稳可控 (2025-04-23)
- 谷雨节气将至 专家支招科学养生与疾病预防 (2025-04-21)
- 高尿酸痛风会引发肾病 应严格尿酸管理 (2025-04-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