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土壤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揭示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碳

土壤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揭示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碳

资料来源:遗传发展研究所2022-02-02 08:12

稻田土壤有机碳密度普遍显著高于旱地土壤,因此有机碳矿化的加剧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温室气体CO2,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水稻根系表面通常会沉积一层无定形氧化铁(铁斑)。铁膜处于稻田交替的好氧/厌氧界面,铁膜中的铁主要以活性无定形氧化铁的形式存在,可被微生物利用。因此,铁在铁膜上的氧化还原过程可能与稻田有机碳的矿化过程相耦合。目前还不清楚。

稻田土壤有机碳密度普遍显著高于旱地土壤,因此有机碳矿化的加剧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温室气体CO2,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水稻根系表面通常会沉积一层无定形氧化铁(铁斑)。铁膜处于稻田交替的好氧/厌氧界面,铁膜中的铁主要以活性无定形氧化铁的形式存在,可被微生物利用。因此,铁在铁膜上的氧化还原过程可能与稻田有机碳的矿化过程相耦合。目前尚不清楚水稻根面铁膜是否显著影响稻田CO2排放,具体机理缺乏深入研究。

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秦淑萍以典型水稻土为研究对象,找出了铁膜对稻田CO2排放速率、Fe-SOC浓度、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碳分解/铁循环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13C同位素标记等技术,阐明了铁膜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与不施铁膜的对照处理相比,根表铁膜诱导的水稻处理显著增加了CO2排放和土壤有机碳降解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上结果表明,水稻根系表面的铁膜促进了水稻土有机碳的微生物矿化。实验室实验表明,铁膜中的三价铁作为有机碳矿化的电子受体,加速了稻田有机碳的矿化过程,进而提高了稻田CO2的排放速率。该研究为深入了解稻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微生物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减少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杂志上,标题为《水稻根铁斑通过铁()还原耦合微生物呼吸增强微生物可利用有机碳的氧化》。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的资助;青年科学家计划。(100yiyao.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