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纯中药治愈两例甲流患者 |
![]() |
6月12日,26岁的某网络公司负责人徐某因疑似甲型H1N1流感症状被收入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治疗;6月13日,其同事陈某也因发热被收入院,其后二人都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广东省中医院对两例患者全部采用中医药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据了解,这是国内报道的首批接受纯中医药治疗并取得显著成效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
据了解,徐某6月11日下午开始出现咽痛、发烧等症状,12日上午到广东省中医院急诊就诊,经咽拭子检测,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随即被收入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隔离病区治疗。入院时患者咽痛发热等症状明显,伴轻微咳嗽、精神不振、疲倦乏力。该院专家组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立即为其制订了相应的中医药诊疗方案,认为该患者属于温病中的温疫,先以疏风清热、宣肺、利湿为法,使用银翘散加减的中药汤剂为主治疗。
6月13日上午,徐某服第一次药后,咽痛、咳嗽、乏力等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但下午患者体温出现略降又起,同时伴有胃口不好、疲倦等症状。专家组根据病情变化情况再次调整治疗用药,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日服3次;同时还针对发热不退、表邪不解的情况,使用辛散发汗的中药浸泡足部,使患者微微汗出,让邪有出路,汗出热退。6月15日,徐某的体温已经恢复正常。此后,徐某以乏力等症状为主,无其他不适,医院采用健脾祛湿的方法继续治疗。
在徐某入院后的第二天,他的同事陈某也因为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被收入该院隔离病区,医院专家同样采用中医药方案治疗。6月14日晚,陈某微汗出后体温下降,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目前,这两位患者体温都已经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据广东省中医院负责人介绍,在两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该院坚持中医辨证,没有采用任何西药。
业内人士认为,中医中药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中应建立中西医并重机制。
据悉,广东省已经根据岭南气候、人群特点,并结合历史经验,制定了《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这份方案于6月18日印发全省。
有关人员表示,随着防控策略逐步转向社区,轻症病例不再需要送往大医院治疗,病人将在医生指导下居家自行治疗,那么中医药将可派上更大用场。医药网新闻
据了解,徐某6月11日下午开始出现咽痛、发烧等症状,12日上午到广东省中医院急诊就诊,经咽拭子检测,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随即被收入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隔离病区治疗。入院时患者咽痛发热等症状明显,伴轻微咳嗽、精神不振、疲倦乏力。该院专家组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立即为其制订了相应的中医药诊疗方案,认为该患者属于温病中的温疫,先以疏风清热、宣肺、利湿为法,使用银翘散加减的中药汤剂为主治疗。
6月13日上午,徐某服第一次药后,咽痛、咳嗽、乏力等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明显好转,但下午患者体温出现略降又起,同时伴有胃口不好、疲倦等症状。专家组根据病情变化情况再次调整治疗用药,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日服3次;同时还针对发热不退、表邪不解的情况,使用辛散发汗的中药浸泡足部,使患者微微汗出,让邪有出路,汗出热退。6月15日,徐某的体温已经恢复正常。此后,徐某以乏力等症状为主,无其他不适,医院采用健脾祛湿的方法继续治疗。
在徐某入院后的第二天,他的同事陈某也因为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被收入该院隔离病区,医院专家同样采用中医药方案治疗。6月14日晚,陈某微汗出后体温下降,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目前,这两位患者体温都已经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据广东省中医院负责人介绍,在两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该院坚持中医辨证,没有采用任何西药。
业内人士认为,中医中药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中应建立中西医并重机制。
据悉,广东省已经根据岭南气候、人群特点,并结合历史经验,制定了《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这份方案于6月18日印发全省。
有关人员表示,随着防控策略逐步转向社区,轻症病例不再需要送往大医院治疗,病人将在医生指导下居家自行治疗,那么中医药将可派上更大用场。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癌症疗法新突破!NSD2抑制剂有望为肺癌和胰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2025-08-09)
-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国家实验室发表最新Cell论文 (2025-08-09)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大×湖北大学合作发表最新Cancer Cell论文 (2025-08-09)
- 科普医保卡提取代办中介24小时办理渠道推荐三个 (2025-08-09)
- 护肝片哪个品牌最好最安全?国产口碑护肝片推荐,十大护肝片排行第一名实力不容小觑 (2025-08-09)
- 碧迪医疗首台本土化生产流式细胞仪BD FACSLyric生产下线 (2025-08-08)
- Nature:揭示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串扰维持机体大脑内稳态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8-08)
- 国度药监局对于养心定悸胶囊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8-08)
- 七部分:到2027年脑机接口症结技术取得突破 (2025-08-08)
- 华人学者发表Nature封面论文:AI从头设计水凝胶,在水中也能保持超强粘性 (2025-08-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