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精药品滥用呈下降趋势 |
![]() |
近年来,我国通过不断加强药物滥用监测,为特殊药品监管和禁毒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防止了医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滥用及流弊。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医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在药物滥用者中的使用比例与2006年相比下降2.9%。2008年,在新发生药物滥用者中,医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滥用比例较2005年减少0.7%。
随着禁毒工作的加强和打击毒品非法供应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不法分子将目光转向了医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特殊药品监管面临严峻挑战。一些管制级别较低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和含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成分的处方药物成为药物滥用者非医疗目的使用最多的医用药品。而这些医用药品同时又是临床应用的主要品种。
面对这种现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一方面要保证社会公众合法、安全、合理使用特殊药品,一方面又要加强医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处方药物监管,防止流失和滥用。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进一步加大了药物滥用监测力度,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监测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一旦某一地区监测报告的药物滥用人群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某种医用麻精药品及处方药物的频率超过风险阈值时,系统就会及时发出预警报告,提示在监测报告地区存在流行滥用的风险,提示药品监管部门予以重点关注。
根据药物滥用监测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加大了对相关药品的监管力度,适时调整管制级别,避免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监测数据显示,2006年至2008年,药物滥用者中使用比例较高的10个医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处方药物中,除度冷丁和吗啡有小幅增长外,曲马多、美沙酮、丁丙诺啡片、安定、三唑仑、舒乐安定及含可待因止咳药水和复方甘草片的使用都有明显下降,其中,医用药品三唑仑由第二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后,药物滥用者的使用比例下降了3.2%。
药物滥用监测通过对药物滥用特殊人群的纵向常规监测,综合性研究分析药物滥用人群的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特殊药品监管和禁毒部门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编制的年度药物滥用监测报告书还被国家禁毒委员会指定为中国政府参加联合国禁毒会议的交流材料,并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禁毒工作的重要资料。
加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监管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履行禁毒工作职责的具体体现,更是满足群众特殊药品使用需求和禁绝毒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通过建立药物滥用监测报告和预警制度,为加强特殊药品监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有效遏制了麻精药品流入非法渠道。
希望药品监管部门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监测网络,不断提高对药物滥用事件的发现、报告和评价能力,为特殊药品的科学监管和禁毒工作提供更有力的决策依据,确保特殊药品管得住、用得上。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肠道菌群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 (2025-05-12)
- 锐正基因重磅产品和平台亮相2025 ASGCT年会 (2025-05-12)
- 南京邦德中医医院看不不孕不育怎么样? 技术雄厚 (2025-05-12)
- 广州番禺区南粤医院好吗 (2025-05-12)
- Cancer Cell:张建军/吴佳/朱波团队发现肺癌的“癌前拦截”靶点——TIM (2025-05-11)
- Science: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人类肠道真菌可以逆转小鼠的肝脏疾病 (2025-05-11)
- 《癌细胞》:“上医治未癌”!华人科学家发现,针对TIM (2025-05-11)
- Cancer Cell:徐淼/李贵登/曹素梅团队通过T细胞测序,实现鼻咽癌早期诊断 (2025-05-10)
-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2025-05-10)
- 罗氏宣布投资超20亿人民币,在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2025-05-1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