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原料药价格高位能多久? |
![]() |
目前VE价格仍然处于高位,但是分析人士对后市的分歧越来越大。“根据我们从中间商处了解到,目前VE的价格大概是在160(每千克)上下波动十块钱的水平,这次行情主要是中间商补货所致,VE下游饲料行业需求并没有回暖,VE缺乏进一步上涨的动力。”
面对不确定的VE价格,基金会如何抉择呢?
一季度VE价格继续下探华夏大盘果断抄底
VE价格在经历了去年的过山车行情之后,今年一季度在行业去库存的浪潮中继续向谷底迈进。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向善于择时的黄牌基金经理王亚伟率领旗下两只基金杀入该股。根据WIND资讯数据,今年3月末共有2只基金重仓浙江医药,分别是华夏大盘精选和华夏策略精选灵活配置,总共持股548.4万股,占该股流通盘的1.21%,前者持股数为418.4万股,后者为130万股。华夏大盘还成为浙江医药第九流通股东。
另据浙江医药一季报,除了华夏大盘以外,另外还有五只基金重仓该股,分别是泰达荷银市值优选、华夏红利、广发小盘成长、信达澳银领先增长和华夏优势增长,而六只基金总共持有浙江医药3142万股,占其流通盘的6.97%。值得一提的是,华夏系基金总持股数便达到948.4万股,占流通盘的3.44%。
今年一季度,由于VE价格量价齐跌,使得浙江医药季报业绩较去年高点时出现大幅下滑。根据公司一季度报告,1-3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同比增长了32.61%,每股收益0.227元,同比增长32.75%。相比之下,浙江医药2008年实现净利润9.7亿元,每股收益2.16元。
VE价格高位运行基金初现撤退迹象
进入4月份之后,VE价格一度跌落到105元/kg的谷底价,也因此拖累了浙江医药的市场表现。从3月初开始,该股便横盘整理了两个多月。整个4月份,浙江医药股价下挫了6.1个百分点,同期大盘却上扬了4.4%,周期性股票走势更是强劲。
久候不到VE价格反弹的情况下,基金等主力资金陆续从该股撤退。数据显示,4月份该股九档账户持仓比重减少了0.32%,约合144万股。
5月下旬开始,VE价格突然快速反弹,一下子上涨了50%,甚至一度摸高至180元/kg。对此二级市场迅速应,从5月19日开始,浙江医药的股价步入了快速上升通道,到了5月末累计涨幅已经达到了13.43%,相比之下,同期上证指数小幅下挫了0.75%。
随着股价走势扭转,基金等主力资金对浙江医药的态度出现反转。根据数据,5月4日-5月18日,该股九档账户持仓比重继续减少了0.22个百分点,折合99万股;5月19日-5月26日突然掉头增仓0.41%,共184.5万股。
6月份,VE价格仍然在高位运行,带动二级市场上浙江医药继续冲高。截至6月26日,该股6月以来涨幅已经达到37.4%,跑赢大盘逾25个百分点。数据则显示,6月前两周,该股九档账户持股比重继续增加了0.11%,折合49.5万股;后半个月开始,主力资金开始出现撤退迹象,6月15-6月26日间,该股九档账户持仓比重减少了0.04个百分点,约18万股。
中间商补货力促VE行情反弹能走多远仍是未知
对本轮VE行业,业内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是中间商补库存所致。由于去年下半年开始,VE一直往下走,经销商持续地减少库存,到了今年4、5月份以后,经销商的库存可以说减到最低了,又开始补货,所以引发了VE这波上涨行情。
联合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谷方庆也明确表示,本次VE价格反弹,从本质上市去库存化过程结束后,流通环节集中补库存导致的短期价格反弹,加上6月初国内另一家VE主要生产厂商新和成宣布停产检修,导致市场对供应紧张的预期,也触发了价格反弹。
到底VE本轮反弹能走多远呢?由于浙江医药80%以上的利润由VE贡献,因此VE高价能否持续甚至走高对浙江医药今后股价走势至关重要,而分析人士对此仍然缺乏共识。
“因为世界原料药大会上的各方对报价比较谨慎,不愿意向外界透露,所以暂时还不清楚具体的VE价格会是多少,但本轮价格上涨主要是上下游的去库存化过程,国际需求这一块暂时只是恢复到08年的平均水平,尚未恢复到高点时期,因此短期内VE价格应该有支撑,但往上走的空间不是很大”,东海证券医药化工分析师屈?表示。
申银万国医药行业分析师应振洲等人则对VEE后市较为乐观。“我们判断2009年3季度VE销售均价在150元/kg(含税),4季度销售均价可能攀升至180元/kg(含税),全年均价约为140元-160/元(含税),(浙江医药)的销量恢复至2008年全年85%-90%的水平,随着2009年四季度下游终端需求逐步回暖,2010年VE有望价量齐升,从而出现景气更高点”,应振洲等在6月下旬的报告中如此说道。
行业四强能否守住VE暴利?
实际上,业内分析人士更大的分歧在于,到底VE高毛利能否继续?浙江医药等四家企业能否继续把守住VE门槛,击退虎视眈眈的潜在竞争对手?
目前VE行业已经形成了DSM、BASF、浙江医药和新和成四强并立之势,由于前两家企业实行上下游一体化,因此掌握着产品的定价权。作为先进入者,并享受着行业暴利的DSM、BASF在2007年以前一直尝试以低价策略击退来自中国企业的竞争,而浙江医药和新和成凭借着较低的人力和环保成本,顽强地生存下来。
2008年之后,随着DSM和BASF默认了浙江医药和新和成的地位之后,四家相继提价,VE行业的高毛利率得以形成。根据浙江医药2008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合成VE系列的毛利率达到44.57%,而新和成2008年VE毛利率更是高达77.54%。
“VE这种大宗品种是靠规模取胜,很难一直保持高毛利率,如果有高毛利率的话就会引起新产能释放,这种品种下游需求很稳定,如果新产能释放大的话,下游被迫拉入价格战,这对所有生产企业都不利”,前述广发证券分析人士告诉记者。
另外,他还表示,尽管VE门槛较高,但并非不可进入,由于产能释放在全球范围都可能存在,很难再第一时间跟踪到,而一旦新产能成了气候,再行打压就比较困难,浙江医药和新和成的成长史就是很好的范例。
相较之下,应振洲等却认为三年之内,浙江医药等VE企业仍然可以享受VE暴利。他们表示,如果新进入者实力不够雄厚的话,四大厂商可以通过价格战迫使其退出;倘若其实力雄厚能都顶住价格战的压力,大幅提升VE供给,由于下游需求相对稳定,大量供给将导致拖垮整个行业,同样无利可为。
VE仍是公司主导中期业绩或可预增
由于分析人士对VE后市分歧极大,因此大家对浙江医药今后前景也有不同观点。广发证券分析人士认为,VE的合理价格会在波动中由市场决定,虽然短期内难以回到价格战时的低价区,但是高毛利率的VE价格也将难以持续,他们预计今年VE平均价格在150元/kg左右,预期浙江医药2009-2011年的EPS为1.52元、1.79元和2.01元。
“根据我们预测,今年上半年浙江医药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应该出现增长,因为去年公司上半年签订的长单价格水平较低”,广发证券分析人士表示。
应振洲等认为浙江医药不但能够分享到VE景气,而且其制剂产业也会逐渐发展为公司贡献更多利润。“我们估计预计2009年内VE报价最高很可能攀升至200元/kg,2009年三季度VE销售均价将在150元/kg(含税),四季度销售均价将攀升至180元/kg(含税),今年全年VE均价将在140元-160元/kg(含税),VE全年销售恢复至2008年全年85%-90%的水平,而浙江医药今年前五个月销量同比大幅下降,4月份VE粉销售开始回升到600-700吨,5月份销量继续回暖到1050吨,6月份更是达到1600吨-1700吨的最大量”,他们说道。根据应振洲预测,浙江医药2009年、2010年EPS分别为2.25元、2.47元,并给予其15倍的估值,目标价格为33.75元。

- 相关报道
-
- Nature:类器官重磅突破!首次生成具有代谢功能的成人肝细胞类器官,为肝病建模和治疗带来新平台 (2025-04-29)
- 《卫生安康行政处罚法式规则》解读 (2025-04-29)
- 《感化性物资运输尺度》等2项卫生行业尺度 (2025-04-29)
- 守护休息者安康,多部分协力筑牢职业安康防地 (2025-04-29)
- 海南节制看病用度:医疗程度“提下来”,住院花销“降上去” (2025-04-29)
- 焦虑与肥胖是“双生恶魔”?!Nat Metabol:科学家揭示机体脂肪与焦虑症发生之间的神秘关联 (2025-04-29)
- Cell:重磅!科学家绘制出世界上首个不同亚洲人群的免疫细胞图谱 (2025-04-29)
- 卫生安康行政处罚法式规则(国度卫生安康委员会令第13号) (2025-04-29)
- Cell子刊:诺奖团队揭开CRISPR基因编辑效率之谜 (2025-04-28)
- Cell: 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