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揭露:甲流疫苗市场毛利

揭露:甲流疫苗市场毛利

  从应急式审批到全球第一支甲流疫苗投入使用,只用了短短87天时间,中国成为全球首个使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国家。危机关头,中国疫苗企业实现了一次集体突围。

 

  9月11日,天坛生物成为国内第三家获得药监局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注册申请批准的企业,至此,药监局创下了两周内批准三家甲流疫苗企业的“速度神话”。业内人士称,另外7家疫苗企业都已完成甲流疫苗的临床试验,对他们的审核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8月下旬以来,世界各地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呈明显上升势头。随着北半球地区暑热消逝、秋凉渐近,甲型H1N1流感正进入新的蔓延期。世界卫生组织(WHO)呼吁高度警惕甲型流感的“第二波”蔓延。

 

  9 月8 日,国新办举行发布会指出:在一些省份有流感样症状的病例当中,检测出有甲流病毒的人群有所上升,说明甲流病毒在我国部分人群中已经生根。最重要的是,进入秋冬季节,甲流会进入高峰期。在中国,据有关部门测算,到年底,政府部门对甲流疫苗的储备有望达到6500 万剂。

 

  这一次,人口大国中国,在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生产、储备、接种方面保持了全球领先。虽然甲流疫情来势凶猛,但不管是从企业因为疫苗获得的利润来看,还是研发一项新疫苗得出的经验、突破的技术等方面来看,甲流疫情带来挑战的同时,还有机遇。
  
  争分夺秒

 

  客观来说,不得不承认,我国疫苗研发距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有疫苗生产企业超过30家,可以生产抵抗20多种病毒的40余种疫苗。单从疫苗品种、数量、生产能力和使用情况看,我国是名副其实的疫苗大国,但以新研发的品种在质量、安全性或效果方面一对一比较,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约有10年。

 

  国家药监局在“早期介入、快速高效,科学审批、实事求是,统一指挥、协同应对”的原则下,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进行应急审批。此外,我国甲流疫苗研发、生产及审评审批能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亦得益于各方努力??陈竺于7月21日中午接种了第一针用于临床研究的试验疫苗,随后北京、江苏的4000多名志愿者在7月22日开始大规模接种。

 

  关于疫苗的使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注册司司长表示,由于短期内疫苗供应量紧缺,企业生产出的疫苗将首先保证国家收储。有关部门将制定统一接种策略,根据疫情变化确定免疫接种人群,优先对重点人群进行接种。

 

  这是场分秒必争的“战争”:9月7日,国家要求企业尽可能多生产甲流疫苗保障需求。对于13 亿人口来说,我国甲流疫苗产能有限。在当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要求组织甲流疫苗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多地生产一些疫苗。
  
  一刻也未松懈

 

  6月4日,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在科技部的组织下,22家疫苗生产和研发单位对新疫苗的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这意味着我国在甲型流感疫苗的研发、生产、储备等环节的“国家队”成立。

 

  在坚定的国家意志面前,10家季节性流感疫苗生产企业被紧急征调到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中,其中包括北京科兴、华兰生物和中生集团等龙头企业。10家企业中,中生集团占了4家,分别为上海、长春、兰州3个生物制品研究所以及位于北京的上市公司天坛生物。

 

  拥有国内最大甲流疫苗产能的华兰生物,将是此次甲流疫苗政府采购的大赢家,华兰生物是中国疫苗行业中的后起之秀。2008年,华兰生物首个疫苗产品??流感疫苗才上市。去年,华兰生物实现收入4.75亿,营业利润2.1亿,净利润1.87亿,同比增长分别为35.3%、69.8%和55.5%。

 

  在硬件方面,起步较晚的华兰生物反倒具备了某些后发优势。从厂房规划到建筑施工都参考了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准,并采用了最先进的疫苗生产设备。

 

  8月24日,科兴和华兰两家又是在同一天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递交注册申请,最终科兴成为第一家递交注册申请的企业,所以成为第一个接受审评、第一个获得批件、研制生产出全球第一支H1N1流感疫苗的企业。

 

  毋庸置疑,流感来袭,我国医药行业不仅从中获得了锻炼,同时也得到了很大的商机。按照国家将在年底前收储6500万剂甲流疫苗的预测,那么将可能产生毛利6.5亿元-11.7亿元的市场蛋糕。

  
  更多挑战

 

  事实上,甲流疫苗要发挥真正的效用还需经历双重考验:保障安全并突破产能极限。

 

  的确如此,疫苗的副作用也非常值得重视。早在1976年,美国的猪流感大流行时,35岁的珍妮特在注射了一针猪流感疫苗后脖子以下身体部位出现瘫痪。这种疾病令她痛苦至今,在今年新的甲型H1N1流感爆发后,她说她再也不会注射新的疫苗了。

 

  据美国政府统计,在猪流感疫苗接种人数中副作用的发生率比普通流感疫苗高出10倍,即每10万人1例。

 

  而欧洲多国政府和欧洲联盟药品管理部门正加速流感疫苗审批程序,确保在流感疫情可能急剧恶化的冬季之前为欧洲民众准备好疫苗。

 

  疫苗安全性不能有任何闪失,未经严格测试的流感疫苗存在潜在危险。应综合考虑甲流流行高峰时间疫苗生产是否亦可达到高峰,但必须确认疫苗安全有效。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在回应国内质疑时表示,这次甲流疫苗是本着“严格”的原则来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绝没有因赶时间、保数量、交任务而放松安全性要求。

 

  除了副作用的问题要考虑外,疫苗的另外一大瓶颈则是产能。

 

  鉴于相关企业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能力有限,满足全球所有人口的接种需要是不可能的。而中国国内情况,据中信证券分析师姚杰判断,国家首批储备的1300万疫苗,将很快在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接种,储备可能在国庆之前告罄,对供给的压力很大。

 

  经过简单测算,美国已宣布将按照人口30%的比例接种甲流疫苗,如果我国也依照这一比例,那么就需要高达3.9亿的疫苗储备,而目前具备生产能力的这10家疫苗企业的全部产能之和,也仅为2.74亿,就是说,我国至少还存在1亿多剂的甲流疫苗缺口。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