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女子 因时尚付出代价 |
性交过频的不孕症
周玲结婚已经3年了,就是不见肚子大,开始以为自己不具备生孩子的功能,后经医生检查诊断,都说性器官发育良好,应该具备生育能力。医生询问了周玲的婚姻生活,得知周玲和其丈夫都认为,性交频繁受孕的机会大。为此医生给她开了一张“处方”:夫妻间隔一段时间,然后再在一起生活。不久,便传来周玲怀孕的消息。
如果性生活过于频繁,男人每日不止一次地射精,常常会使精液量减少和精子密度降低.精子活动力和生存率也随之下降,受孕的机会也就减少了。有些夫妇,当他们需要怀孕时,总是热心于频繁地性交,殊不知,结果适得其反。在这种情况下,节制性交次数,反倒会很快受孕。
性交过频引起不育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女性的“免疫抗体”。精子和精液中含有的多种蛋白质,在女性生殖道内被吸收后会作为抗原存在,或在血液中产生抗体。这些抗体主要有两种:一种叫“凝集抗体”,遇到这种抗体,精子就会粘附堆积在一起,互相束缚而失去活动的能力,最后被女性生殖道黏膜吸收,以致庞大的精子部队全军覆没。另一种叫“制动抗体”,精子如果遇到“制动抗体”,它的行动就会受阻。“制动抗体”还可使子宫及输卵管的收缩能力减弱,阻碍受精卵子向官腔内移动。所以,即使卵子能够勉强受精、着床,因为免疫抗体的影响,胚胎也容易因发育障碍而有早期流产的可能。
所以,性交过频而不育的女性,最好暂停性生活一段时间,或使用避孕套避孕,使其阴道不再接触丈夫的精液,待体内的抗精于抗体消失后,再进行正常房事,受孕就有希望。
间接污染后的性病
马莉是位勤劳朴实的妇女,上半年到沿海一家大酒店打工,不慎染上了淋病,于是请假回内地治病。丈夫听说是淋病,以为她和别人有性行为,多次逼问,她气得说不出话来,以泪洗面。后来丈夫听医生说起淋病有非性交传染时,悔恨不已。
像这样的悲剧屡见不鲜。据报道:广东某市,在几个大型企业打工的某地妇女,感染“性病”的达253人,这当中,172人有恋人,81人已婚。由于在内地的男友及丈夫不懂得有非性交性病,一口咬定她们和别的男人有性行为,使168名打工妹失恋,74名打工妇女被丈夫无情地抛弃。
患有急性淋病性尿道炎的患者使用的内裤、浴巾、浴盆、手纸等物品或器具都有可能受到污染,而且可以间接传染给他人,母亲或保姆有淋病还可传染给幼女,使幼女患上淋菌性结核膜炎、淋菌性外阴炎或外阴阴道炎。可见,出差、旅游时或在旅店工作的服务人员,应当不使用公共浴巾,不穿他人的衣服,妇女浴盆要专用,洗澡应采用淋浴,另外,被污染的马桶圈或便池圈也可以成为淋病的间接传染工具。
母爱淡薄的代乳症
哺乳是上天赋予每位母亲最神圣最伟大的“使命”。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有些人却轻信某些广告宣传,误认为代乳品的营养价值优于母乳.不少人给婴儿断掉母乳,换用奶粉等代乳品。
其实,母乳是喂养婴儿最好的食品,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任何一种食品可以取而代之。人称母乳是“白颜色的血”,除了没有红血球外,成分接近血液。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产妇康复,还能有效地减少乳腺癌的发病率。因此.吃母乳可以增强婴儿胃肠的抵抗力,而这又恰恰是牛奶所没有的:而且,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它们共同协作,也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
私医刮胎的切宫症
一些年轻妇女未婚先孕,只好请私人医生胡乱打胎。由于手术不符合卫生要求,损伤了子宫,患上了输卵管炎、宫腔粘连、闭经等病,以致造成终身不孕者,不乏其人。私人医生医疗设备少,技术水平低和环境差.因而私自流产最容易损伤子宫内膜,尤其是反复做人流,吸刮时容易损伤子宫内膜肌底层组织,因人流导致子宫穿孔的也不计其数。
在子宫内膜与子宫肌底层之间的正常组织被破坏以后,子宫内膜很容易向肌层组织生长,形成子宫肌腺病,它会导致患者的剧烈疼痛。医师也爱莫能助,唯一的办法就是切除子宫。
性交疲劳的“走火症”
某些新婚夫妇为大办婚事,应酬繁忙,身体很疲劳。婚后性生活又过频,加上求子心切,心理压力大,每次性生活都想“一枪打中”,结果却每每由于紧张而“走火”。这时男子精子的数量和质量都大为降低,使受孕的机会减少。女子所受到的精神压力,也会直接干扰她下丘脑的神经活动.从而引起包括性激素在内的内分泌异常,致使输卵管痉挛,宫颈腺体分泌异常而引起不孕。遇到这种情况,夫妇双方应精神放松,便于下丘脑的神经活动,便于体力和性功能都恢复正常,这样才能达到怀孕的目的。
- 相关报道
-
- 冬季有哪些温补脾肾的方法?专家回应 (2025-01-21)
- 泡脚有哪些注意事项?冬季泡脚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5-01-15)
- 预计本月中下旬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 (2025-01-14)
- 儿童呼吸道感染,警惕流感病毒与肺炎支原体 (2025-01-08)
- 发现即晚期?肝癌诊疗多学科协作是“良方” (2024-12-31)
- 专家:家庭雾化治疗应规范 首诊或病情反复要就医 (2024-12-23)
- 落实防控指南 密集场所如何有效防控诺如病毒? (2024-12-17)
- “世界慢阻肺日”专家支招市民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2024-11-22)
- 关注联合国糖尿病日 为何“甜蜜”也会是一种危机? (2024-11-15)
- 预防“小眼镜”三部门出“新招” 来看相关解读 (2024-11-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