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药产业将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医药产业将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随着新医改的“稳步推进”,医药领域大锣开响。目前医药格局是:上海医药集团正在加快新集团的组合;华润集团经过数年产业与金融资本运作,医药板块已成为其获利的主渠道之一。一旦国药集团对上海医工院的重组如愿,国资委旗下的3家医药企业将变为一家,而未来几年中国医药产业将形成以国药集团、华润集团和新上药集团为主的三足鼎立局面。

  国药巨擘:半壁江山入怀

  国药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以医药科研、生产和服务贸易为主业的医药企业集团,2008年销售收入430亿元。目前业务中,医药流通是其最强的板块,占国药集团收入80%以上。

  中生集团成为它的第八个业务板块---此前中生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疫苗和血制品生产供应商,主要从事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三类生物制剂的制造销售,中国90%的计划疫苗出自中生集团,其2008年收入49亿元。

  作为以流通起家的国药集团,借医改赋予的“流通集中制”政策之利占据强势地位后,整合医药制造与研发、尤其是兼并中生集团这一生物制药巨擘,显然为其掌控全产业链做好准备。

  而国药集团伸手攫取上海医工院,则另有所图:上海医工院是央企中惟一的医药科研院所,主业是创新药物的研发、药品生产、销售,研发力量全国首屈一指,尽管其年营业收入不足10亿元,但它强大的科研力量,成为国药集团的产业发动机和裂变器。“国药集团是无人能够阻挡的战车。”业界人士表示。  

  据估算,国内医药消费市场每年达3000千亿产值。“国药集团的整合和渗透能力,加上国家的扶持,已然可以占据医药领域半壁江山。”分析人士称。

  强势竞争者:华润与新上药

  而华润医药集团则是国资委“打造央企医药平台”的另一手牌。华润在重组央企华源集团、三九集团医药资源的基础上,成长为大型药品制造和分销企业。华润医药年营业额逾270亿元,旗下拥有北京医药、三九医药(000999,股吧)、华润东阿阿胶(000423,股吧)等知名医药企业,直接或间接控股三九医药、东阿阿胶、双鹤药业(600062,股吧)、万东医疗(600055,股吧)等多家上市公司。医药产业与消费品、电力、地产并列为华润集团的一级利润中心。

  华润已经在医药板块占据了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大主力市场,区域布局相对成型。在医改最新出台的药物基本目录利好下,在O TC和中药制药方面具有品牌优势的三九医药,无疑又给华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实系三家上市公司上实医药(600607,股吧)、上海医药和中西药业(600842,股吧)停牌已近100天。消息称,按照上海政府对新上药集团未来发展的整体重组方案,也就是集合上实集团医药资产和原上药集团,共同组建一个“医药巨头”。

  新上药集团医药流通领域将是最为重要的一环。业内估算新上药集团整合后总市值将达300亿元,是紧跟国药集团之后中国医药流通业的压迫者---新上药集团重组,将决定占据上海50%市场份额和13%华东份额的上海医药前进的步伐,更左右着未来5到10年间医药行业竞争巨头三分天下的江山座次。或者意味着,国药集团是否失去“江东”。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三到五年后,华润和国药继续在全国攻城略地,新上药构筑华东地区的经营堡垒,医药板块的三分天下大致形成。尽管在大局上相安无事,但是三甲割分天下,仍有利益纠葛。同为央企的三巨头医药流通等领域的同质化,势必在子行业还有一场恶战。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