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她们这样惹上卵巢早衰 |
压力过大导致卵巢早衰
倾诉人:武雯36岁会计师
从34岁起,我的身体就在走下坡路。经常感觉疲乏,晚上不能迅速入睡,体重攀升,皮肤干燥,发色枯黄;爱发脾气,经常与老公吵架;一年当中总有两三次莫名抑郁,厌倦工作,服用保健品也无济于事。还有就是月经量越来越少,以前整个月经期要有六天,现在只有三天就干净了。跟我的美容师一说,她立刻让我在她那儿办卡,做“卵巢保养”。美容院的“精油保养”对卵巢有用吗?
医生点评:这是卵巢早衰很典型的例子,主要是心理压力过大。卵巢是女性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主要功能是分泌女性激素和产生卵子;其中,雌激素和孕激素主要都由卵巢分泌,它们对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第二性征的发育和保持,具有重要作用。卵巢功能不好,会影响雌激素的分泌及性功能,使女性的肤质、肤色和三围体态都发生变化,体态臃肿、阴道发干,甚至引发骨痛、驼背、身高变矮等骨质疏松状态。
现在卵巢早衰有低龄化的趋势,而且“一根蜡烛两头烧”的成功女性,罹患此症的比例更高。
不少女性选择在美容院做“精油保养”来保鲜卵巢,但实际上,这种保养方式对卵巢的影响微乎其微。卵巢位于盆腔内,前面有膀胱,后面是直肠,在平卧位是摸不到的,所以按摩根本触不到卵巢,精油最多渗入皮肤,极少能进入血液循环,更不要说渗入卵巢。
从中医学理论的角度来说,一些从植物中提取的芳香类物质,对宫寒、痛经或许有一定帮助,但要说由此可以养颜美体或延缓衰老,实为夸张。很多美容院里,专门从事“卵巢保养”的小姐连卵巢在哪儿也说不清楚,这种保养能起多大作用,很值得怀疑。
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卵巢早衰
倾诉人:于虹36岁电视台编导
我33岁生下孩子,34岁离婚。哺乳期间因与丈夫爆发激烈争吵及冷战,担心乳汁里有不良情绪造成的“毒素”,3个月就给孩子断了奶。为了尽快恢复到“一流女编导”的位置,我开始熬夜、自加压力和穿塑身内衣,甚至为了提神和恢复体形而主动吸烟。35岁我母亲病逝,36岁弟弟又遭遇车祸,这对我打击很大。现在我虽然有男友,但因为工作关系很少见面。最近我发现自己在工作场合特别容易被小事激怒,从自信满满到情绪崩溃只是一瞬间的事,此外还有潮热盗汗现象,请问这是卵巢早衰吗?与我这两年的不快经历是否相关?
医生点评:有调查表明,具有明显精神创伤、精神脆弱,经常争吵发怒,离婚及缺乏正常性生活滋养的女性,在35岁左右卵巢功能比同龄人明显衰退得快。当这种因“情绪病”引发的卵巢早衰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时,甚至会引发闭经。于虹的例子,除了失婚、丧母、弟弟车祸带来的情绪颠簸外,其不良生活方式也要对卵巢早衰负一定责任。
隐性中毒导致卵巢早衰
倾诉人:尤莉莉38岁保险推销员
4年前,我由一名小学老师转行成保险推销员,规律的生活一下子被打乱了,为多多访问客户创造不俗业绩,经常三顿并作两顿吃,三步并作两步走,三餐也谈不上定时定量、荤素搭配,吃了很多罐头食品和方便食品,还有就是花在化妆和染发上的时间明显增多,作为保险推销员,“门面”很重要,我的很多同事都十分舍得在美白和染发上花钱,但她们也和我一样,气色普遍不佳,脸颊上都是黄褐斑,头发枯黄,耳鸣、健忘,不知这是不是卵巢早衰现象。
医生点评:除了精神压力导致卵巢早衰外,我们从周围的环境中摄入的有毒物质被认为是导致卵巢功能走下坡的“加速剂”。女性应从衣食住行各方面远离可能导致卵巢早衰的因素,一般美发厅及小美容院所提供的染发剂及增白化妆品中普遍含有苯、汞等有害化合物,往往使女性在搞好“面子工程”的同时,伤害到最重要的卵巢;此外,操持家务的女性往往不戴手套,长期赤手接触洗涤剂,也会导致女性卵巢功能严重受损。快餐食品,饮料中添加的防腐剂、人工色素等,对卵巢也有潜在危害。
远离卵巢早衰的妙招
孙学东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学院教授
健体娱心
坚持锻炼、增强体质,是女性保持旺盛活力的最重要途径。强健的体魄能保持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健康与协调,由此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及卵巢功能都会得到良好的调节,从而抵御疾病导致的生殖系统功能破坏,自然地延缓卵巢功能的衰退。
振奋精神、尽量保持心情舒畅也是女性要记住的。当前,白领女性由于工作过度紧张、压力太大而出现卵巢早衰的现象已屡见不鲜。女性们既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衰老的到来,又要在一旦出现某些不适应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方法应对,还要善于从家人那里得到同情、安慰与鼓励。如果精神或神经系统症状较重,可适当使用镇静、解痉、安眠的药物,比如安定、眠尔通、谷维素等,还可加用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A及复合维生素B,必要时应寻求妇科和心理医生的帮助。
- 相关报道
-
- 冬季有哪些温补脾肾的方法?专家回应 (2025-01-21)
- 泡脚有哪些注意事项?冬季泡脚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5-01-15)
- 预计本月中下旬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会逐步下降 (2025-01-14)
- 儿童呼吸道感染,警惕流感病毒与肺炎支原体 (2025-01-08)
- 发现即晚期?肝癌诊疗多学科协作是“良方” (2024-12-31)
- 专家:家庭雾化治疗应规范 首诊或病情反复要就医 (2024-12-23)
- 落实防控指南 密集场所如何有效防控诺如病毒? (2024-12-17)
- “世界慢阻肺日”专家支招市民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2024-11-22)
- 关注联合国糖尿病日 为何“甜蜜”也会是一种危机? (2024-11-15)
- 预防“小眼镜”三部门出“新招” 来看相关解读 (2024-11-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