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医学美容疗程危如毒血针 注射不当可致死 |
![]() |
发生DR医学美容集团注射毒血针死亡事件后,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踢爆”仍有美容中心推出俗称“?尸美容”的高浓度血小板血清注射疗程(PRP)、声称具美肌效果的“美白针”,以及可瘦身的磷脂酰胆硷注射疗程,皆无足够临床实证支持效果,忧虑悲剧重演。学会又批评美容中心声称上述疗程由医生主理,又以引入高科技仪器为卖点宣传,有误导消费者之嫌,促请政府加强巡查,并提醒市民接受疗程前要清楚风险。
五美容疗程危如毒血针包装疗程涉误导消费者
学会近日公布,上月调查十五间医学美容中心的网页,结果发现有十种本港常用的医学美容疗程,其中五种的安全性存疑,包括声称可减少皱纹、改善毛孔粗大等问题的PRP疗程,抽取客人血液后,将分离出的血小板再输入人体内,达到反老还童效果。另有三种不同成分的美白针,包括经静脉或皮下注射维他命C、维他命E或谷胱甘肽,声称可淡斑亮肌;以及一种皮下注射磷脂酰胆硷疗程,声称可瘦身或去除眼袋。
学会会长崔俊明昨指,上述疗程并无临床证据显示可改善皮肤质素,安全更成疑,尤以PRP最危险。现时PRP只作医学用途,防止手术中病人大量出血,未证实具美容效果。他指,静脉注射属高风险程序,若血液处理不当受污染,细菌可循血管“周围走”致败血症,严重者可致死。
部分需由医生进行
至于其余五项疗程,包括注射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肉毒杆菌、聚左乳酸及化学脱皮,它们大部分均获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纳入医学美容范畴,并认可其安全性。惟疗程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士,需由专业医生诊断及进行才能确保安全。“例如患有神经肌肉问题的人士不能打Botox,因可能出现吞咽及呼吸困难。
学会建议督导委员会设立资格审查制度,规定所有高风险医学美容疗程须由受过有关训练的医生主理。“医学美容科技日新月异,即使皮肤科或整形外科医生亦需接受相关训练才具资格进行新程序。”他们又促请政府列出具实证及不具实证的疗程,让消费者有足够数据作出选择。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