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先诊疗后结算”忌强制 |
![]() |
近期,卫生部医政司将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开展优化服务流程、合理利用医疗资源试点工作。试点“门急诊先诊疗后结算”,要重新调整门诊、急诊就诊流程,借鉴住院患者预缴押金的诊疗服务模式,简化患者门、急诊就诊流程。
所谓“先诊疗后结算”,听上去有点像是去饭店吃饭吃完再埋单,但实质却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它就像住院先缴押金一样,医院对每位门急诊病人先行预收押金,病人每接受一次诊疗,信息系统就会自动从押金中扣除相关费用。因此,我看,“先诊疗后结算”,称之为“先押金后结算”更为恰当。
不可否认,“先押金后结算”可以省去病人多次往返于各诊疗科室与挂号收费窗口之间的麻烦,有其试点价值;但其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有违初衷之乱象,却不可不提前做出评估和预防。
首先,无论门急诊押金的预收标准设计的如何合理,显然都要远远高于单纯的挂号费,那么这就有可能让一些困难人士因为经济原因而丧失看医生了解病情的权利。
再者,门急诊押金预收标准的设计,很难不以医院利益作为主要标准,而一旦押金已经提前收取,病患消费多寡可能就不再以病人意志为转移,该做不该做的检查都做,该吃不该吃的药品都可能开,大处方、过度检查也许会愈加泛滥,看病花费可能会随之大幅增加。
因此,“先押金后结算”固然可以作为一项“便民举措”推出,但绝不可作为唯一缴费方式在医疗机构强制实行。要想保证“先押金后结算”不变味,首先就要保护好病人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让病人消费者在缴费麻烦和预付押金之间,可以依凭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医院的信任好恶做出自主选择。其次,制度设计中还必须对医院自动扣款的权力做出明确限制,必须先有病人知情和签字认可,医院方才能够扣除相应款项。
事实上,在门急诊“先押金后结算”的试点改革中,方便民众与医院得益的界限是模糊的。我们也很难说清究竟谁会在此项改革中受益更多。医院要优化服务流程方便患者就医的前提是不能伤害患者的切身利益。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辽宁:药品弥补申请技术审评光阴将紧缩至60个任务日 (2025-08-08)
- 第十一批国度药品集采报量有看点 (2025-08-08)
- 上海推出18条新步伐 进一步激起贸易安康保险市场倒退后劲 (2025-08-07)
- 55种药品拟归入集采范畴 国度医保局提示企业感性报价 (2025-08-06)
- 多部分结合宣布安康情况匆匆进行为施行方案 (2025-08-06)
- 广东全面展开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付出改造 (2025-08-0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等 20个医疗东西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08-05)
- 在家门口享更好医疗服务 城市医疗资本下沉惠及下层庶民 (2025-08-04)
- 国度广电总局部署展开播送电视虚伪鼓吹医药告白集中整治 (2025-08-04)
- 《对于规范医疗机构门诊称号治理任务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8-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