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社会关注 > 国内医药企业应理性应对药品调价

国内医药企业应理性应对药品调价

  新近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还有一周就要执行了。从目前收集到的行业反响来看,医药企业多能平静对待所涉药品价格的降多升少。


  这一方面是“基本药物都是上市销售多年的药品,价格经过多次调整,总体上已相对低廉”,降价品种总体降幅不大;另一方面是医药经济发展环境愈来愈改善,市场规范度不断提高,又历经10多年20多次的药品大范围降价,医药企业对国家政策的理解力更加深刻,抵御价格风险的能力大为增强;还有,就是医药行业已经充分认识到,药价高低不是决定经营成败的惟一因素,营造公平环境、做大市场蛋糕、赢得发展空间可能比价格上可以承受的调整更为重要。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被当作新医改的重点和突破口。显然,药价调整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我们坚定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信心,但是要保证这一制度的成功,进而推动新医改的深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医疗卫生保健和医保领域,还是医药行业,既有互相协调和配合的问题,还有调动积极性统筹社会利益和自身发展的问题。比如,如何打消药企对基本药物在招标、用量方面的顾虑,行业本身基本上无法给出答案,而必须从加大地方财政补贴、从医保付费机制改革、从医药分开、从公立医院改革如何破题等方面去探索解决。

 

  简而言之,以往那种只改药而基本不改医的做法差不多已经走到了尽头。就基本药物的招标来说,如果真正能摒弃以往药品招标中屡被诟病却“行之有效”的“惟价是取”,那么,医药企业才会把精力集中到千方百计保证产品质量而不是一味降低成本上来。比如,发挥相关行业协会的作用,设定招标药品的底价也就是质量底线,能否成为各省区市落实“质量为要”的有效措施?而就基本药物的使用而言,关键点显然在医疗机构,长期以药养医的体制,导致医院没有驱动力去使用廉价药,生产企业也没有动力去生产。基本药物在医疗机构的零差率能否落实到位,涉及到地方财政补贴能力和医保对医院监督水平的提高。而如何建立医院的补偿机制,不仅关系到基本药物的用量,更关系到基本药物制度和整个新医改的成败。


  总之,成熟的医药企业当下和今后一段时期确定战术战略最为基本的内容就是:理性看待新医改带来的医药市场扩容机遇,沉着应对诸如降价、招标等政策调整,不折不扣保证高品质的基本药物供应。事实上,只有加强自律,把生产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品作为药企基本社会责任,医药行业积极参与新医改的愿望和努力才能化为现实。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