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骨关节病发作时间表 |
![]() |
大医堂讯:“30颈、40腰、50肩、60膝,70以后不痛真稀奇。”
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造成了现在骨关节病高发的趋势。这是因为电脑、久坐等原因,人在30岁时就开始颈椎病多发;到40岁,腰椎劳损明显了,腰痛的问题就多了。到了50岁,著名的“肩周炎”可能会随着肝肾功能的退化来拜访您;到60岁,双膝关节的健康状况亮起红灯。70岁以后,颈、肩、腰、腿痛等就会和很多人做伴了。提出这些年龄段,并不是说不到30岁肯定颈椎没事,而是给您敲个警钟,骨关节的保健是时时、处处,需要关注的事。
30岁:恢复生理曲度很重要
30出头的小李得了颈椎病,颈痛、手麻、天旋地转。就诊时医生说:保持正常的生理前屈是不得颈、腰椎病的前提,也是不诱发各种不适最最最最基本的保证。可不是每人都有时间上医院去推拿、牵引。那有最简单、最便宜的方法吗?有。
颈椎生理曲度正常的人,端坐时尽量仰头,脸可以和天花板接近平行,而且颈部没有任何不适。如果您做不到或很费力,就提示颈椎生理曲度可能不好。
处理方法:可用泡沫、毛巾、卫生卷纸等制作一个细长的圆柱体,不要太软,一压就扁了;直径大概10cm,应根据个人感觉调整粗细。平卧时,颈肩部自然放松,把圆柱体垫在颈下,后脑基本着床,颈部有向上托起的力感为宜。每天20分钟。这个方法最好在清醒状态用,以免睡着后变成不对的姿势和角度也不知道,反而不利于恢复曲度。
然后,撤掉圆柱体,仰卧于床头,向上挪动,直到乳突(耳朵后面的骨头大包)伸到床沿外(大半个脑袋在床外),用床沿卡住两个乳突,在不滑脱的前提下,向下蹭蹭身体,感觉颈部有牵拉感就行。这是最简单的颈牵方法,可以轻微地回复一下颈椎的顺序。
腰椎的生理曲度变浅从背后看会比较明显,有的人腰部就是一个平板,甚至是向后突出的。与以上方法相似。仰面朝上,平卧,用毛巾被或枕头垫在腰下,垫子的高度也以腰部有支撑感为宜;可逐渐增加。每天睡前20分钟即可。
以上方法适于单纯保健或颈腰椎有轻微症状的人,厉害的病人35cm厚的高度或坚持几分钟都做不到。如果您的病较严重,还是建议去找医生问个明白。
40以后,背一袋米就腰痛半天,以后可怎么办?
老刘同许多中年人一样饱受腰痛的困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有抬举重物的时候,很多人大弯腰从地上把东西搬起来,有时因为怕弄脏衣服或不便用力还把胳膊伸得远远的。这中间就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由于脊柱的特殊结构,人在负重时是个费力杠杆。最初弯腰时有肌肉的参与,到大角度弯腰时就只有韧带和小关节承受负荷,这样很容易损伤脊柱,导致其稳定性下降,进而出现疼痛。所以采取直腰、屈膝屈髋的姿势,利用下肢的力量来提升物体,是一个正确的方法。有人测量过直腰提起20kg重物腰椎间盘内压力为210kg,而弯腰直腿提起20kg则有340kg压力。优劣不言而喻。
其次,同样是一个东西,都有长宽高三个尺寸,假设物体的重心在其最中间,那么物体的重心离我们的脊柱越近,我们所花费的力气就越小。最形象的是搬长条形大块的玻璃,没人会象架桥一样去搬,除了易碎的原因外,就是太费劲了。而把它竖起来紧贴身体就省力多了。
那么,不负重就不会诱发颈腰椎病发作吗?有人因为打个喷嚏、端个茶杯而住院,这样情况并不少见。出现这种现象大多是在脊柱不稳定的状态下发生的。
歪着身子或弯腰使劲时,脊柱的小关节处于不稳定状态,用力就可能导致局部的骨关节受损及移位。所以让脊柱在正直状态下工作是很重要的。诸如:弯腰洗脸时打喷嚏、歪着身体提箱子之类的事少干。
此外,我们经常会大包小包地拿东西,把东西平均分配给两手要比全压在一边要好。不是可怜哪一只手,而是为脊柱着想。

- 相关报道
-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这种病毒常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播!这样防控→ (2025-02-25)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 浙江疾控:警惕合并感染 (2025-02-17)
- 流感仍处季节性流行期 节后返岗须注意防范 (2025-02-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