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成了白领多发病 |
![]() |
腱鞘炎以前被称作“妈妈手”,因为中老妇女是腱鞘炎的高发人群。她们多从事家务劳动,而且随着年纪增加,腱鞘逐渐萎缩退化,往往造成腱鞘和肌腱的慢性损伤,引起疼痛和弹响。但随着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妈妈手”已经不再是妈妈们的“专利”,现在患上此病的白领越来越多。
腱鞘炎是一种慢性劳损
“腱鞘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实质上它是腱鞘与肌腱共同的炎症,属于一种成因简单的运动伤害。”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正骨科主任陈民说。腱鞘炎在指、趾、腕、踝等部位均可发生,但以桡骨茎突部和第一掌骨头部最为常见。由于关节部位的频繁活动和长期的摩擦,以及慢性劳损或寒冷等刺激,可使肌腱与腱鞘发生无菌性炎性反应,局部渗出、水肿,久之鞘壁肥厚、管腔狭窄,肌腱在腱鞘内活动受限而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并且屈伸手指时有弹响现象。
部位不同,表现各异
陈民介绍,腱鞘炎因发病部位不同症状也各异,临床上常见的有腕部的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屈指肌腱腱鞘炎以及足底的屈趾肌腱腱鞘炎等。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是出现在腕部拇指一侧的骨突(桡骨茎突)处,表现为骨突周围有明显的疼痛和拇指活动受阻,局部压痛。自我检查时可把拇指紧握在其他四指内,并向腕的内侧做屈腕活动,则桡骨茎突处出现剧烈疼痛。
而屈指肌腱腱鞘炎多发生于拇指与中指的手掌面,清晨醒来时特别明显,患指表现为屈伸功能障碍,疼痛有时向腕部放射,指关节屈曲处有压痛,并可触到增厚的腱鞘、状如豌豆大小的结节。当弯曲患指时,突然停留在半弯曲位,手指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样,用另一手协助扳动后,手指又能活动,产生像扳枪栓样的动作及弹响,所以又被称为“扳机指”或“弹响指。
而穿高跟鞋的状态下长久地站立和行走是女性发生足底屈趾腱鞘炎主要原因,身体的重心前移,全身的重力都集中在足底的前部,久而久之,腱鞘和肌腱间摩擦、炎症渗出等诱发腱鞘狭窄或炎症。
腱鞘炎预防和合理治疗
“手工工作者、白领、拇指一族被腱鞘炎偷袭后却常常不自知,导致很多人等到病情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才到医院就诊。”陈民提醒:成天被电脑、手机、MP3包围的白领一族以及手工工作者一旦发现自己的手指屈伸不灵或产生轻微疼痛,就应当及时减少重复性高、过度用力且长时间的手指抓握动作,并且及时就医治疗。
“冷水刺激会加重症状或诱发此病。秋冬之际,冷水或冷风是腱鞘炎的大敌”,陈民说。注意手腕部的运动、佩戴护腕和保暖、避免穿高跟鞋是预防腱鞘炎的方法。
如果不小心被腱鞘炎“缠”上,治疗方法有很多种,重要的是避免疼痛部位的反复损伤。中医、中药治疗腱鞘炎有独特的优势,比如在疾病的早期,在疼痛部位进行适当按摩、针刺、艾灸以及中药外敷等可以缓解疼痛。在腱鞘炎发作的部位热敷或用扶他林乳胶剂按摩也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当然,疼痛较剧烈时一些消炎止痛药如扶他林、西乐葆、芬必得等都可以应用。疼痛难忍,影响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时,可采取腱鞘内药物封闭的方法,往往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于久治无效或反复发作者,可采取局部腱鞘松解手术,比如损伤较小的小针刀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 相关报道
-
- 发生运动损伤如何急救处置?专家解答 (2025-04-18)
- 吃叶黄素会导致干眼症吗?叶黄素能预防近视?专家揭秘 (2025-04-09)
-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守护“唐宝宝”,用爱点亮希望之光 (2025-03-21)
- 如何避免罹患慢性肾脏病?专家:规律休息、不熬夜很重要 (2025-03-19)
- “减肥大计”席卷浙江大地 体重管理成春日新风潮 (2025-03-17)
-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权威食谱,细化到地区,全是干货→ (2025-03-11)
- 这种病毒常在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播!这样防控→ (2025-02-25)
-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这种“隐秘”传播需留意 (2025-02-20)
-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 浙江疾控:警惕合并感染 (2025-02-17)
- 流感仍处季节性流行期 节后返岗须注意防范 (2025-02-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