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产销假药是否都犯罪 罪与非罪要分明

产销假药是否都犯罪 罪与非罪要分明

  近段时间,一起避孕药左炔诺孕酮被产销假药,并处罚金3000元的相关消息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这样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呢?为此,国家针对这个问题,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自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对部分涉药品犯罪的罪名进行调整以来,群众对于用药安全的司法需求得到了有力回应。《刑法修正案(八)》删除了生产、销售假药罪中“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构成要件,将“生产销售假药罪”从“结果犯”上升为“行为犯”,大大降低了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入罪标准,加大了对生产销售假药行为的打击力度。


  事实上,《刑法》不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第一道防线,而是最后一道防线。对于违法行为,我们首先应教育、整改,而后实施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触犯《刑法》时方可追究刑事责任。对于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


  对于未构成犯罪的,不得滥用《刑法》,盲目追究刑事责任。也就是说,不能因为《刑法修正案(八)》加大对生产销售假药的打击力度,而放弃了对生产销售假药实施行政处罚这一手段。而应该合理区分,综合运用,该处行政处罚的行政处罚,该追究刑责的追究刑责。


  产销假药不仅会影响医药行业的发展进程,影响医药界的发展风气,还会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埋下一定的隐患。所以国家应该加大打击力度,避免违法事件的再次发生,伤害我们的身体。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