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2014年基药增补现象仍将持续

2014年基药增补现象仍将持续

  2013年对于医药行业来说存在着种种问题,原本预期的药品招标也落空了,仅有几个省份推动了基药招标,可是大多数省份选择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做法,基药增补现象仍然存在,并有持续激烈的走势。

 
  在业内人士看来,2013年是药品招标大年:一方面,新版基药兑现承诺与世人见面,新一轮的基药招标蓄势待发;另一方面,“冷落”多年的非基药招标再度提上日程。业界翘首企盼着招标大年的来临。然而,进度却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自3月份公布新版基药至今,全国仅有吉林、青海、广东、山东、上海等省份陆续开展基药招标工作,与此同时,非基药招标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只有上海、吉林等省明确进行。
 

  那么,说好的药品招标大年呢?毋庸赘言,中央缺位的顶层设计成为招标大年落空的根源所在。吵嚷了一年的二三级医院基药配比细则难产至今、酝酿多时的中成药调价迟迟未出、闹得沸沸扬扬的低价药品目录又再度食言,这也导致地方“观望”态度,启动招标的地方也在观望中谨慎前行。同时,非基药招标思路也似乎面临更大的一场变革。
  
  从年末开始,各地基药工作进入政策密集期。而此工作的前期准备--基药增补也进入活跃期。毋庸置疑,由于涉及地方财政、部门及地方企业利益,“200种以上”、“中药独家”、“本土企业”已经成为地方增补关键词。尽管中央一直三令五申“从严增补”,然而,各地增补冲动未减反增。今年7月,广东作为用药大省,“大跃进”式的扩容似乎视新版基药若无物,有“架空”之嫌。广东胜卫生厅药政处人士解释称,是由于南北方气候、疾病谱、用药习惯的差异。而这成为地方增补的“最佳理由”。浙江省卫生厅人士也曾表示,新版基药520个品种对于类似的用药大省来说还是不够用。
 

  有广东这样的急先锋,其他省份的地方增补也开始暗潮涌动。山西、重庆、江西、甘肃等多地基药增补200个以上,扩容数量不容小觑。重庆卫生局一负责人承认,尽管国家多次强调严格增补,但是也没有明确限制增补的数量,各地都在增补,国家也是允许的。其实,增补时的地方保护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企业人士表示,各地增补肯定都会倾向于本地企业,“因为名额确实有限”。而前述重庆卫生局负责人并没有否认这一事实,评审专家对本地企业生产的药品较为熟悉,投票的意愿较高,所以本地企业品种多也属正常”。
 

  但是随着2014年的开始,药品招标也将会逐渐进入到了真正的大年,随着调整原研药的政策推行,国内本土企业的崛起已成定局,而问题是如何控制各个地方基药增补现象,以便防止到时候地方医药市场混乱局面。不过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将会逐渐加大控制管理力度,出台更多有利政策措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