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市场国产品牌占比低 高端设备进口为主 |
![]() |
核心提示: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然而,整体上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生产创新能力与世界前沿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健康发展?
正文:
3月31日公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进一步简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审批,同时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创新。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然而,整体上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生产创新能力与世界前沿水平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促进医疗器械行业健康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迅速,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的《2013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指出,自2001年至201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179亿元增长到170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2年间增长了近9.4倍。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将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分三类管理。一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二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三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许多高端、大型医疗设备大多为第三类。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赵毅新表示,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近1.6万家,其中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占17%,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占54%,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占29%。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潜力巨大。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仅占医药总市场规模的14%左右,与全球医疗器械占医药总市场规模的42%相比,还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专家表示,如果保持目前的发展速度,我国将在几年内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进口器械占比高
一位在医疗器械行业工作10余年的徐先生告诉记者,类似核磁共振等高端医疗器械设备一般以进口为主,国产器械则集中在中低端领域。数据显示,约80%的CT市场、90%的超声波仪器市场、85%的检验仪器市场、90%的磁共振设备、90%的生理记录仪市场等,均被国外品牌所占据。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能力薄弱。关键部件依赖进口,高端产品仍以仿制、改进为主。目前医疗器械市场上的高端产品,如CT、MRI等高端影像产品还是来自美国、日本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但是,由于世界医疗器械前沿产业起步也仅10余年,我国极有希望接近和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这份报告认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研发投入少,创新水平低,核心技术少。目前我国整体医药行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2%(医疗器械为3%),而国外的平均水平为15%—18%,医疗器械为15%以上。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我国在创新性医疗器械的研究与开发上落后。据统计,美国最大的40家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值占全球医疗器械产值的20%,而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值仅占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的5%左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设备处处长沈晨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北大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确实以进口为主,高值耗材则进口国产均有。在300多种类型中,有2/3为进口耗材,因为进口大型设备在检测的清晰度和操作的方便性上,确实更胜一筹。
小企业生产质量堪忧
沈晨阳说,医院并非完全排斥国产设备,在中低端设备中,国内产品有许多质量过硬的,完全可以媲美进口产品。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一些小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确实不行。他们曾经参加过一个药监部门举行的国产血液管路注册证评审工作, “产品外表工艺粗糙,暂且不考虑其抗压性、抗腐蚀性,看着就不放心,怎么敢让它生产销售?”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呈现小而散的状态,特别是在低端医疗器械领域,由于门槛较低,几十个人就能“攒”出一个小厂进行生产。2012年医疗器械产业市场总产值为1700亿元,平均每个企业产值不足1200万元。企业的实力也普遍较弱,在医疗器械零售市场上,目前还没有一家上市企业。截至2012年年底数据显示,中国众多医疗器械公司尚没有一家挤进全球排名前40名。
国内企业为争夺低端市场的微薄利润打得头破血流;中高端领域,国外企业却独领风骚。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秘书长陈红彦认为,如果不能提高医疗器械行业的准入标准,在低端产品领域,降成本、比低价的恶性竞争就不能得到遏制,不仅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还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向阳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