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美容护肤 > 8种被测面膜中2种添加荧光剂

8种被测面膜中2种添加荧光剂

 

经专业机构测试,8种面膜中2种添加荧光剂;用清水、洗手液和洗面奶均不能一次性洗净

进入夏季,爱美的女士在防晒的同时一般会选择带有美白效果的面膜来护肤。不过,美白面膜时不时传出添加荧光增白剂的消息,让消费者颇有顾虑。真实情况究竟如何?

近日,新京报记者从商场、超市、小商品市场等不同销售渠道,收集了8种宣称具有美白、润白等功效的面膜,价格从每片2.5元到20元不等。其中既有“肌研”、“美即”等消费者熟悉的品牌,也有在小商品市场销售的价格颇为便宜的小品牌面膜。

记者查看所有面膜的成分标注,均未提及添加荧光增白剂。然而,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对这8种面膜测试的结果显示,有2种面膜含有较多荧光剂。其中包括1种在京客隆甜水园店销售的“美主人”香橙补水美白精油面膜,外包装写着“让有点黄的脸,贴出雪一样的白”,并建议每天使用。

另一种“露兰姬娜”珍珠即白美肌面贴膜,购自丰台一小商品市场,每片售价2.5元,宣称“珍珠精华,美白圣品,令您的肌肤似珍珠般白皙”。但结果显示,该面膜里的荧光剂成分明显。

此外,实验证明,皮肤沾上这些面膜的荧光剂后,用清水、洗手液和洗面奶都不能一次就清洗干净。

■ 实验

1 仪器照射下两面膜发蓝光

实验时间:5月24日

实验目的:测试面膜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

实验地点: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

实验过程:实验人员分别打开8种面膜的包装,然后放到“ZF-C型三用紫外分析仪”下,使用紫外光照射面膜,看其是否会发出亮蓝色光,如果有,说明面膜上含有荧光剂。

实验结果:经测试,有2种面膜在紫外分析仪照射下,显现出非常大面积的亮蓝色。实验用的手套、仪器稍微接触面膜液体,就会粘附上荧光剂成分,拿了面膜的手,也有荧光。而其他6种面膜,在紫外分析仪下未见异常反应。

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人员告诉记者,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特性就是能产生蓝色荧光,可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

2 洗手液清洗三次仍有残留

实验目的:验证沾上面膜荧光剂后是否容易清洗掉

实验地点:记者家中

实验过程:模拟消费者平常敷面膜的情形,在拿了两片带有荧光剂的面膜后,记者分别用清水、洗手液、洗面奶,对沾上荧光剂的手进行清洗,然后按专家的说法,使用验钞灯的紫外光进行照射,看是否还有荧光残留。

实验结果:用清水冲洗手3遍后,记者发现,手上的荧光剂在紫外光照射下依然发出强烈的亮蓝色光,几乎没有洗掉。改用洗手液清洗3遍,照射后手上也发出蓝光,只是比清水的效果略好一些。用洗面奶清洗,与洗手液的效果差不多,都无法彻底清洗掉残留在手上的荧光剂。直到第二天,历经多次洗涤,才逐渐消失。

■ 专家说法

光敏人群沾荧光剂或致癌

据了解,目前国内法律对美白护肤品如何添加荧光剂无强制标准规定。

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龚龑介绍,面膜是化妆品的一种,在化妆品使用的化学物质、使用的成分物质中,是没有可以使用荧光增白剂的,当然不排除有些天然的化妆品原料中,会略微带有一些荧光发光的可能。但从此次实验来看,2种面膜的荧光非常强,几乎可以说不是天然带的,最大可能是人工添加的、工业级的荧光剂。

面膜加荧光剂是为了达到美容增白的效果,让人“一贴就美白”。从实验过程来看,不仅是“一贴就白”,拿手一粘,手也发光了,紫外灯下是发亮,在白光下就会感觉白了。荧光增白剂虽然目前没有大量科学证据证明有非常严重的伤害,但它是一个工业化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会有一些杂质残余,或者化学物质的影响包括它的一些降解产物,一旦吸入皮肤,对身体都是存在隐患的。

此外,对于光敏感性的皮肤,由于荧光增白剂吸收紫外光后会形成一种光敏效应,针对这样的人群,一旦沾到高浓度的荧光增白剂,皮肤就可能出现过敏、瘙痒,严重的甚至有患皮肤癌的潜在可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