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化妆品命名新规中药、药妆详解

化妆品命名新规中药、药妆详解

  近日,《化妆品命名规定》和《化妆品指南》正式版本颁布,意味着在经过长达数年的努力,悬挂在化妆品企业上方的那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下。业界普遍认为,规定能为企业所能接受,且对于整个行业的规范与完善有着积极意义。

 

  中药“解禁”
 
  “正式版本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删除了对中药类宣传语的限制,这无疑是最大程度地尊重了民意。”广东省工商联化妆品制造商会副会长杨广群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作为本土日化企业异军突起的代表,霸王、上海家化等品牌,正是通过打造中医药健康理念,赢得消费者青睐,在几乎被跨国品牌“独步天下”的市场中突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业界也由此达成共识:本土品牌如欲突围,即须寻求差异化竞争,而中草药是目前本土品牌惟一一条可行的突围之路。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就曾对外表示,天然中草药是上海家化的强项,也是一张跨国品牌难以复制的“中国概念牌”。但当时发布的“中药禁令”,对于这些企业则无疑是当头一棒。
 
  去年6月发布的《化妆品名称标签标识用语》征求意见稿,在行业内引发轩然大波。意见稿提到:化妆品的标示将不得使用具有医疗含义的术语,譬如“中药、中草药、中医世家、祖传秘方”等。原本以保护消费者权益、避免化妆品夸大宣传为目的的禁令,当时被认为可能威胁到民族日化企业的核心业务,并阻碍国内药妆市场发展。尤其对于那些致力于发扬中药化妆品的本土品牌而言,无疑身临生死的尖峰时刻,可谓致命打击。
  
  征求意见稿发布后,霸王公司、丝宝集团、上海家化、相宜本草、立白集团等民族日化企业随之作出反应,陆续向有关机构“上书”,以争取政策对化妆品使用“中药”、“中草药”等用语能够“从宽”。广东日化商会随后也紧急召开研讨会,近150位国内日化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对策。
 
  
  药妆待正名
 
  “规定对我们应该没什么影响,但还是没有给药妆一个正规身份:比如药妆字***号之类,这是我们非常关心的。”滇虹药业副总经理李从选表示。此前,滇虹已高调进入日化领域,并宣称要打造专业的医学护肤品品牌。
 
  尽管药妆概念在国内愈炒愈火,但事实上我国没有任何正式文件中提到过“药妆”这一概念,也没有任何“药妆”的批准文号。一般来说,普通化妆品的包装上都标有卫妆字。另外一个类别是卫妆特字,实指具有特殊用途的化妆品才批准的文号,如祛斑、防晒、丰胸、彩妆、染色类等。可以说,卫妆特字产品部分体现了药妆的内涵,可谓药妆的雏形。真正要将这一概念理清,可能需要10年时间。
 
  “这就如保健品市场的发展一样,从被发现到规范化差不多有10年的时间。药妆的规范首先需要有更多的企业参与生产、流通,市场真正形成才会有相关法规出台,这都需要时间。”
 
  在李从选看来,“药妆”未能单独进行监管,源于“行业还不成熟,没人出来做标准,需要一些企业出面来做,滇虹目前有这个考虑,我认为提高标准和准入门槛,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和消费者利益齐。”他认为有几个条件需要满足:首先是需要一群产品上市,能解决消费者特殊的皮肤问题;二是有一些好的企业;三要政府重视,行业规模形成,立法和身份确立不能滞后。

 

  药妆行业的变化对于化妆品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而对进入药妆领域的中药企业尤甚,具有广阔的空间。而随着消费者消费理念的越来越成熟,植物、天然将成为药妆主流,这是未来化妆品的国际流行趋势,同时也与中国的中医药精神不谋而合。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