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类产品低价采购成趋势 |
![]() |
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上,有消息称,2009年我国青蒿素及其衍生品出口数量、金额双双下滑,同比下降15%以上。与此同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9年底公布的最新通过质量预审的青蒿素类复方抗疟药中,印度3家公司的仿制药??复方蒿甲醚进入名单,据悉,去年诺华公司的复方蒿甲醚在公立市场被印度企业抢走的订单已达1500万人份以上。
在青蒿类产品全球公立市场,低价采购趋势已经明朗。此次印度强势进入WHO预审名单,而作为青蒿素原料与原创药物发源地的中国却毫无突破,实在令人遗憾。欧洲发明人大奖获得者、复方蒿甲醚发明人之一、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宁殿玺一针见血地指出:“印度从中国压低价格采购青蒿素和本芴醇原料,生产出来的仿制药再反过来打击中国原创药品,而其优势仅仅是价格。这种做法应引起我国企业和相关部门的警醒!”
事实上,青蒿产品的价格问题早已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焦点。2007年3月,法国赛诺菲宣布新的固定比例复方制剂ASAQ将在非洲无利润上市,每人份售价降至1美元。当年9月,诺华公司迫于压力也宣布,4个规格的复方蒿甲醚平均降价至1美元,并表示此价格已经处于成本价以下。有业内人士认为,赛诺菲复方新药的上市策略不仅彰显了此类产品公益性的本质,更有可能撼动诺华在抗疟药市场趋势的霸主地位,未来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道路将更加难走。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印度仿制的复方蒿甲醚开始挤占诺华的市场份额。
众所周知,诺华复方蒿甲醚是中国的原创药,按照当初专利实施许可合约,诺华分别从我国的昆明制药和新昌制药购买原料。尽管我国青蒿素生产企业对诺华是又爱又恨,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诺华是中国青蒿素生产企业最稳定、订单最大的合作伙伴。尽管赛诺菲与桂林南药也一直保持着合作关系,但是随着桂林南药仿制的“青蒿琥酯+阿莫地喹”进入WHO的采购目录,两个企业同种产品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最近又传出华立吉首药业已经通过赛诺菲供应商认证的消息,这更预示着桂林南药和赛诺菲的合作前景趋势充满变数。
分析国际、国内青蒿市场,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青蒿产品生产企业除桂林南药以外,短期内通过WHO认证、跻身采购推荐目录的希望很渺茫。而公立市场呈现的低价采购现象,更会让我国企业在国际认证上望而却步。国际巨头们则无一不想把中国定位在低端原料供应商的位置,因为中国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果向上游突围成功,将会对他们造成巨大威胁。
此外,诺华的市场覆盖率受到挤压,实际上也会间接影响到中国企业发展趋势,迫使中国企业将原料以更低的价格卖给印度,恶性循环的受害者最终是中国企业。多年来,青蒿素的种植和提取是我们的优势,但在产品开发和销售方面相对薄弱,要获得认证,困难重重。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封面论文:冯玉鹏等揭示肠道菌群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2025-04-22)
- 湾区企业家健康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唐山商会成立大会在深圳乐土举行 (2025-04-22)
- Science子刊:聂静/陈宇鹏团队揭示细胞型朊蛋白促进慢性肾病新机制,并提出潜在疗法 (2025-04-22)
- Cell新子刊: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开发不依赖抗生素的幽门螺杆菌防治新策略 (2025-04-22)
- Cell系列综述: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进展、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以及监管挑战 (2025-04-22)
- Science:将微生物疫苗与竞争菌株组合使用可有效杀死肠道中的致病菌 (2025-04-22)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2025-04-22)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天使之旅"再启生命护航 (2025-04-22)
- 【会议通知】ISFO (2025-04-22)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共筑中国鼻咽癌防治新高地 (2025-04-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