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全民”医院并购的隘口

“全民”医院并购的隘口

  医院并购热潮来临,医院脱离事业编制的新闻又一次推动了这个热点话题。据不完全统计,A股市场已有17家上市公司涉足医院投资,分别是马应龙、康美药业、三精制药、益佰制药、贵州百灵、复星医药、福瑞股份、双鹭药业、华润三九、诚志股份、金陵药业、开元投资、独一味、广药集团、武汉健民、新华医疗和天士力等。

  

  新利润池

  

  那么,医院并购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什么呢?

  以金陵药业为例。2003年,金陵药业收购宿迁市人民医院70%的股权。此后南京市鼓楼医院集团以无形资产入股,金陵药业持股比例降至63%。最近几年,宿迁市人民医院业务高速增长,2011年度,该院贡献金陵药业总体利润的27%,如果加上对宿迁医院的药品销售、配送,利润贡献度近30%。

  再以独一味为例,其收购对象德阳医院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596.7万元,净利润303.7万元;蓬溪医院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4588.3万元,结余1502.6万元。而受益于收购标的成都平安医院85%收益权的贡献,独一味201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涨157.2%。

  对于非营利性医院,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药品销售获得利润。例如控制药品购销渠道以及开辟高端医疗服务来挖掘利润点。

  

  两大困难

  

  医院并购潜力巨大,从者众多,但还没有到“全民并购”的时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新老体制变换带来的诸多问题。

  首先是员工安置。公立医院有事业编制的医生具有先天优势,在职称评定等方面可以获得某种程度上的优先权,而民营机构收购后会受到较大影响。

  身份买断,就是原企业同员工签署买断协议,一次性支付相关款项。国企改制中买断工龄更多的是濒临破产的企业,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未来不抱有更多的期望的情况下,员工以“落袋为安”的心态完成身份转换。但效益很好的医院并不适用于这种方式。

  此外,根据新版财务制度,要就员工退休后的补助等做出预留。根据现有的国有单位福利,每个员工从退休到平均寿命可达20年,每人的预留可能多达几十万元。这完全是以现金投入,对于接手医院的投资方而言负担非常大。

  对于上述问题,目前比较好的一种方法是:原国企医院架构保留,并接收事业编制员工,包括在职的和退休的。但原医院仅仅是一个空壳,资产等全部转到新医院。新医院建立后,重新聘用原有的事业编制在职员工。这样,新医院就不用为给退休员工预留提供大额的资金,可以将资源充分运用到新医院的发展和运营上。

  不过,最近医院去行政化的政策出台,一旦此项政策得到落实,医院人员的问题将得以解决,会极大促进医院改制工作。

  其次是医院土地处置。医院的土地多数为划拨地,很多仅仅有房产证,并没有土地证,或土地的证照、手续不齐全。在目前的法律法规体系下,需要多个主管政府部门出具文件来确定土地归属。特别是涉及上市公司收购,土地手续的不完备会带来合规风险。按照相关规定,补齐这些手续所需时间动辄2~3年。

  目前医院并购行为没有规章可循。比较成熟的操作方式是:首先解决土地归属问题,政府认可土地归医院,也就是投资并购后的医院运营方所有。然后办理土地的各种手续,这个过程时间较长,但目前工商行政新规对土地入资行为没有相应的限制和核查手续,因此这个过程并不影响整个医院的投资行为。可以通过交易各方在合同中做出约定的方式来降低投资风险,特别是政府做出相应承诺或出具相关公函,可以规避此类问题。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