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以薪酬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医疗 |
![]() |
能否破除以药补医、能否解决好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问题,成为考验公立医院改革成败的两个硬指标。从2009年医改起,研究制定符合医务人员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就成为关注焦点。
9月11日,卫计委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协和医科大学校长曾益新表示,加强基层医疗最关键的是建立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倡导薪酬体制改革,建立一个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体系。
基层医疗机构是指县一级的医疗机构和小型社区卫生医疗站。现机构的大致定位是: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矗其中,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并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有条件的农村可以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曾益新表示,合理的服务体系应该是金字塔型的,现在基层服务体系还比较薄弱,近年来,在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备配备上已有改变,但基层医疗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
国家政策规定,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工资要与当地事业单位的平均收入水平相衔接,中央财政每年还安排一部分钱予以补助等。曾益新表示认为,政府应该通过一系列政策把一些合格的全科医生引导到基层去工作,基层有了好的硬件,再加上有合格的全科医生才能够很好的吸引病人就近就医。
薪酬体制改革因而提上日程。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个机会,薪酬根据医务人员的就业地点有所倾斜,比如说合格的全科医生如果去基层工作,能够有更好的待遇,比在大城市待遇更好。并且把保险支付制度建立起来,如首诊在基层,报销比例更高,引导患者首诊在基层,大病才去大医院。曾益新表示。
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姚宏文也表示,大医院一号难求,社区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一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保支付制度以及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等。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还是要落实分级诊疗的模式。
姚宏文表示,卫计委已要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积极推进本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预约挂号、分级诊疗、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的模式,积极探索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完善医疗服务的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能力,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探索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增强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约束的机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过快增长,保证医保之间的安全和使用效率等。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美国医改、药价与选票 (2025-05-17)
- Nat Commun:科学家揭秘机体肺部守护者!let (2025-05-16)
- Cell Metabol:揭秘FGF21逆转人类脂肪肝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5-16)
- Cell Death Dis:两种信号传导蛋白在亨廷顿病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2025-05-16)
- “精准治肺”助力畅快呼吸 上海六院为慢阻肺患者完成支气管镜热蒸汽消融术 (2025-05-16)
- Cell重磅:CAR (2025-05-16)
- 最新研究显示,加班工作可能会改变大脑结构 (2025-05-16)
- Science:揭秘胰腺癌隐形外衣下的“神秘靶点”,免疫治疗迎来新曙光! (2025-05-16)
- 柳叶刀:低剂量IL (2025-05-16)
- 生命蓝图新窗口!Nature Methods:二维类胚胎延时培养,首现人类中胚层“乾坤大挪移”全景 (2025-05-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