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女士产后为何会引起骨盆疼痛 |
![]() |
张女士生完孩子后第四天,感觉骨盆疼痛难忍,尤其是走路、久坐或睡觉翻身时,而且活动时还能够听到骨盆耻骨联合处有响声。为了减少疼痛,张女士只能躺在床上不敢多动,经过5 天的休息,她感觉疼痛没那么厉害了,但双侧下肢活动还是很不灵活,下肢抬举比较困难,走路时只能挪小步,于是去医院就诊。医院在张女士骨盆耻骨联合处发现1 个半横指的凹陷,X 光片显示耻骨联合分离3.5 厘米,原来,张女士的骨盆疼痛是耻骨联合分离引起的。经过手法复位和骨盆带固定治疗后,张女士摆脱了骨盆疼痛。
耻骨联合位于阴阜皮下,由两侧的耻骨关节面通过纤维软骨的形式连接而成,关节面覆以透明软骨,在纤维软骨板的上部有一个狭窄的矢状位关节腔,这就是耻骨联合腔,正常人的耻骨间隙为4~6 毫米,如果因外力而发生微小的错移,致使耻骨联合距离增宽或上下错动,就形成耻骨联合分离症。
女性耻骨联合分离的发生,常见于孕产期,这是由于女性在怀孕的时候,尤其是在分娩前,随着胎头慢慢下降进入骨盆,卵巢会分泌出一种叫“松弛素”的物质,使得骶髂关节、耻骨联合软骨及韧带变得松弛,耻骨联合及两侧骶髂关节出现轻度分离,从而使得骨盆出现暂时性的扩大,以利于宝宝的顺利娩出。待分娩后,随着这种“松弛素”的分泌慢慢恢复正常,之前松弛的韧带便恢复正常。
但是,如果在分娩的过程中胎儿过大、产程过长、急产、难产、产时用力不当或姿势不正确等,就可能导致耻骨联合过度分离,或者由于产后腰部过于劳累、受寒等因素,引起耻骨联合韧带的损伤,致使骶髂关节发生细微错位,耻骨联合面在产后仍不能恢复到正常位置而形成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表现为耻骨联合上方有局限性明显固定压痛,在翻身、躯体活动时加剧,严重时出现下肢抬举困难、行走困难等,部分人的疼痛还可放射至腰背部或腹股沟区,X 光片显示耻骨联合间隙大于正常。这种因耻骨联合过度分离而导致的骨盆疼痛,常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
避免耻骨联合症过度分离,关键要做好预防。那么,如何才能做好预防措施呢?
1.孕妇孕期要科学合理地膳食,以免因营养过剩使得胎儿过大而加重耻骨联合的分离。
2.孕妇平时要注意适当的锻炼,增强肌肉韧带的张力,但要避免腰、臀部的大幅度运动及一些剧烈运动。
3.在生产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积极配合医生正确用力,避免用力过猛;对于一些巨大儿、产程长等可导致难产的因素,建议行剖腹产,以避免加重耻骨联合的分离。
4.妊娠期及产后出现骨盆疼痛时,不要过于紧张,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卧床休息,床垫不宜过于柔软,同时避免久站久坐和行走。
一般来说,骨盆疼痛会在产后慢慢减轻直至消失,但如果在分娩后,骨盆疼痛并未减缓甚至加重,则应提高警惕,尽快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为耻骨联合分离症,可采用手法复位和骨盆带固定的方法进行纠正。手法复位是目前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它是通过按摩的机械力作用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专家:合胞病毒感染危害不仅限于肺部 (2025-03-04)
- 中国疾控中心:春季这样守护校园呼吸道健康 (2025-02-28)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