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社会关注 > 医药虚假广告日益严重 到底虚假广告何时休?

医药虚假广告日益严重 到底虚假广告何时休?

  “医药虚假广告日益严重,到底虚假广告何时休?”   2013年1月18日,全国打击侵权和制假售假领导小组组长王岐山主持会议,研究部署打假工作,确保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的可持续性,确实维护消费者权益。王岐山说:这关乎保障民生。   与此相对的是,目前各地电视台、报刊、电台经常看到虚假的医疗、药品、器械、保健品广告,坑害不幸的病人和消息不灵通的老年人。随手翻开我们身边的报纸,或者打开电视机在节目间隙,我们经常能看到铺天盖地的医药广告宣传。有很多广告看似非常神奇,有名人代言、专家支持、患者称赞、订购无数、好评如潮,但是很多时候这些医药产品的真实效果却没那么显著,甚至有很多可以说是毫无用处甚至有害。很多商家为了利益,夸大或伪造医药产品效用,聘请观众演员当患者或者冒泡专家做虚假宣传,同时报纸和电视媒体罔顾国家对于医药广告的相关规定,对这些虚假医药广告大开绿灯,无数虚假广告瞬间就走入广大人民生活中。普通老百姓并没有高超的辨别能力,不少人相信广告所述,浪费钱财,延误治疗谋财害命的例子数不胜数。   多位院士教授被代言   著名呼吸内科专家钟南山院士“十几年来没有停止过对打击虚假药品的呼吁”,但是连他这样高调的打假战士,竟然还有人栽赃嫁祸:2013年两会期间,除了他发表的“雾霾污染会致肺癌”的观点引发争议之外,还有一个消息也让他哭笑不得,《军事大参考》、《环球文荟》、《军事周刊》等多家报纸同时刊登广告,说由他领衔一百多名中科院院士研制出咳喘专用药“克咳圣方”,并在两会期间刊登出来。这并不是他第一次中招了,2012年他也被代言了某哮喘治疗产品“紫茶颗粒”。   但国医大师李辅仁就无法这么淡定了,这位94岁高龄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中医院主任直言,目前虚假医疗广告危害巨大,不仅导致许多人受骗上当,连他也“中了枪”。许多虚假医疗广告冒用他的肖像及名义做广告,甚至以“李辅仁”的名字开了公司、注册了商标,这些不法行为让这位年近百岁的名中医直呼“代人受过、受不了、伤不起”,强烈呼吁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惩罚!   其他被代言的专家还包括刘昌孝院士(被代言“正奇消渴降糖胶囊”)、李兰娟院士(被代言“肝斯平”),甚至已故的外科泰斗裘法祖院士也被盗用肖像、被代言“七叶神安滴丸”。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被代言“蔬菜胶囊”,厂家胡编“吃菜养心”,冒用胡大一姓名出假书进行宣传。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主任贾继东教授(被代言“肝斯平”),多位糖尿病治疗专家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医师向红丁教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陆菊明教授被代言多个糖尿病治疗假药,如“青钱柳降糖神茶”、“唐百龄胶囊”、“清唐基胶囊”等。骗子们利用专家的权威效应行骗,不仅伤害了专家的名誉,激化了医患矛盾,更加使得普通百姓对这些产品深信不疑、更易上当受骗。   受害患者不胜枚举   被代言的专家们受害的是名誉和肖像被侵犯,但那些上当受骗的患者则更加可怜。实名认证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邹大进教授微博爆料:72岁的老汉糖尿病已8年,平素血糖稳定,后听信广告呼悠,买来药品服用。三天后夜间发生精神错乱,打人骂人,家属不知何种状况,送至急诊,以为是精神病,建议送精神卫生中心。有位医生仔细,叫人按手指测血糖,只有2(常规空腹在3.9以上),输糖后一切如常。他愤慨呼吁千万不要再服此种害人不浅的广告保健品!   实名认证的解放军306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许樟荣教授也在微博上爆料,多次见到患者服用一些莫名其妙的药物,如“中华降糖宁”或所谓的植物胰岛素,他十分愤怒,恨骗子无孔不入、谋财害命,更加气愤国家监管无力、处罚无力。   更有患者因为购买假药延误正规治疗,最后人才两空。微博网友 @小倉朝日反映其32岁表姐得了红斑狼疮,被杭州富阳骨伤科医院的某医生推荐到北京金匮中医研究院购买了三无药品,半年内去世,留下7岁儿子。如果是正规治疗,肯定不会发展如此迅速。   其他患者受害情况更加多见,CCTV2《消费主张》曾播出过一期节目,治疗视力下降的“好视力”产品吹嘘实在厉害,老人被洗脑后不相信亲人的劝说,还认为子女不孝,自己节衣缩食也要买,导致家庭矛盾。其他患者被各种眼花缭乱的虚假产品骗去几百几千甚至几万的例子更加不甚枚举,甚至还有产品是面向儿童或青少年的,危害的影响将持续这些孩子终身。   虚假医疗广告知多少?   对于医疗产品的广告宣传,国家法律法规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每年虚假广告层出不穷,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数据,2012年全年我国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并移送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的违法药品广告179,083例,是2011年的2.20倍,是2010年的2.45倍;违法医疗器械广告15,645例,是2011年的1.32倍,是2010年的3.77倍;违法保健食品广告49,128例,是2011年的1.81倍,是2010年的2.99倍(见表1);与此同时,每年被撤销的广告文号数量却并未增加。可见虚假医疗广告之猖獗!   2013新年伊始,丁香园旗下的患者科教平台“丁香医生”网站(@丁香医生)联合@随手拍虚假医疗广告 举起虚假广告曝光大旗,发起了“拍下最扯淡的虚假医疗广告,角逐‘黄金狗皮’奖”活动,对收到的举报信息进行了整理曝光,罗列了危害性大、播放频率高的医药广告的药品名称、广告内容概要、官网地址信息,这其中就有经常可见的鸿毛药酒、任仲传强力透骨膜、补肺丸、曹清华胶囊、方氏降压宝等。   2013年2月,为了了解当前媒体上医疗广告投放情况,辨别其中虚假广告部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几位学生在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教授和协和医学博士张遇升的指导下开展了一项调研。对2月份某天北京国家图书馆、北京市某书报亭、浙江省诸暨市书报亭发售报纸中医药、医疗、保健品等相关广告进行统计,并判别其中涉嫌虚假广告内容。   大致结果在意料之中,但看到具体结果仍旧让人惊讶!   从全国调查情况来看,各大省市发行主要报纸医疗广告并不多,疑似虚假的广告约占到40%左右。但也有部分可信度均较低的报纸刊登大量医药广告,甚至几乎全为虚假广告,因此可以认为虚假广告多少与报纸发行方监管有很大关系。此外,周刊报纸含有虚假医药广告特别多,经常在中缝以及版面中出现,值得读者警惕。   从北京市某报亭以及浙江省某报亭统计结果来看,北京市的当日报纸含医药广告较少,疑似虚假的成分也较少。浙江省采样城市为一县级市,统计结果显示虚假医疗广告较多,并且购买报纸中有数份广告完全相同,且数量较多。此外,以故事为主或者军事题材的报纸发行虚假广告较多。可以看出,地域不同,当地虚假医药广告泛滥程度不同,大城市中相对较少。因此不仅仅在大城市中需要曝光虚假医疗广告,在小城市更加需要注重曝光虚假医疗广告;调查结果显示,曝光报纸发行方可能比直接曝光广告更加有效。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发行量较大的省级以及全国级报纸对于虚假广告控制较好,发行量较少的地区报纸特别是周刊中虚假广告泛滥成灾。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购买这些报纸的人群以中小城市的老年人巨多,这些人正是最容易受虚假广告蛊惑的人群。   如何辨别虚假医疗广告?   其实虚假医疗广告有着很多共性和相似的宣传用语,患者科教平台“丁香医生”网站在一篇名为《丁香医生告广大患者:如何甄别虚假医疗广告》中总结了这类虚假医疗广告的特点,主要有以下这些:针对人群为慢性病、隐私性疾病;极具夸张性的口号,如“不打针,不吃药,不开刀,不流血”,N天搞定及神奇派;演员冒充专家;充斥着“大师”、“老中医”、“老军医”、“祖传”、“秘方”、“偏方”、“失传”等词汇。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调查中也总结了十大虚假关键词(见表2)和十大虚假类别(见表3),广大患者应该多加警惕!   屡禁不止原因何在?   2011全国两会期间,针对当时沸沸扬扬的“疫苗门”等药品造假现象,钟南山院士直言:“应该追究造假者刑事责任。”两年多过去了,他反映的药品造假问题“没有突出的改善”,却屡屡遭遇到假药的“被代言”,根源何在?   其实,针对虚假医疗广告的曝光和处罚并不少见,但为何始终无法根治?庄一强教授在【为何虚假医疗广告如此猖獗?】中总结如下:1、政府监管不力;2、媒体人格分裂:新闻部主张正义,广告部播散虚假;3、虚假产业暴利:制造厂、经销商、广告商、代言人、媒体皆获巨利;4、老人信以为真:国家办的电视台/报纸宣传的还会假?5、上医院看病不方便;6、一些老人害怕死亡,故寄托神医仙人,灵丹妙药。   而在网络上,网友们对虚假广告屡禁不止的根源吐槽最多的就是政府监管不力,他们群策群力,建议通过以下途径来管理:   1、广电系统加大医疗广告审核力度,医药、保健品、器械等相关广告,硬性规定必须有国家药监局标准批号才能播出,无论是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网站等;加大惩罚力度,如果相关媒体违规操作,重则给予停播/停发售处罚;   2、对参与虚假广告宣传的名人、演员进行惩罚,必要时封锁;   3、规定个人自扫门前雪,地方出事则问责地方的卫生食品监管部门;   4、更加频繁公开查处的虚假医疗广告名单,并加以推广。   #随手曝光# 虚假医药广告微博热议   为了减少无辜人们上当受骗,呼吁和唤醒公民社会的正能量,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庄一强)、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医生哥波子)、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丁香园的李天天)、北京协和医院余可谊(@余可谊大夫)以个人身份联合发起了“随手曝光虚假医药广告”微博签名活动,从3月1日起正式在搜狐等微博平台及丁香医生网站上开展。活动邀请支持者协助上传或转发疑似的虚假医疗广告;有能力者可对疑似虚假广告进行鉴别核实。   活动上线两周,转发、评论或以原文发布的数量超过8000次,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钟南山院士、著名心内科专家胡大一、原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等均加入支持行列,并有超过15家机构以团体会员身份参与本活动,将齐心协力、坚持长期曝光虚假医药广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马丁.路德.金曾说,在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当下虚假医疗广告泛滥,似有不可阻挡之势,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微力量可以改变大世界,正义多了,邪恶自然就会减少。我们再次呼吁,勿以善小而不为,曝光一点是一点。希望更多人加入随手曝光的行列中来,合力推动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虚假医疗广告的真面目必然为更多人所认识,逐渐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不再有生存缝隙,还给我们一个清净的空间。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