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旺季虽然美味不宜多吃 |
![]() |
秋季是螃蟹上市的旺季,螃蟹因营养丰富,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不过,最近因吃螃蟹而送医的市民也多了起来。专家提醒,螃蟹虽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但并非人人适宜,且不宜多吃。
贪吃螃蟹 导致肝昏迷
王大妈最近一周已连续两次因昏迷被送到医院抢救了。第一次是因为她连续吃了几个鸡蛋后,突然昏迷,家人赶紧把她送往医院抢救。经检查,确诊为肝性昏迷,她患有肝硬化,自己却不知情。出院前,医生提醒她不能再多吃鸡蛋等高蛋白食物了。出院后,她就把医生的叮嘱忘得一干二净。第二次又因吃了三只螃蟹导致肝昏迷被送进医院抢救。
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刘明主任说,蟹类富含蛋白质,还有很高的胆固醇和高嘌呤。患有肝脏疾病、肾功能不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腹泻、痛风、胃痛的人,过量食用更易诱发疾病发作,所以此类患者最好不食或少食蟹肉。
咬碎蟹钳 大牙裂了
“我这口牙好着呢,没想到吃螃蟹给吃坏了。”海沧的刘先生回忆,国庆假期在家吃螃蟹时,他突然听到“咔嚓”一声。“我一开始不在意,还以为是咬碎蟹钳的声响,可一会牙就开始疼了。”在家吃了几天消炎药,刘先生的牙疼症状还是没有缓解,他这才到医院就诊。
经过厦门市口腔医院牙周科陈宏柏主任医师诊断,刘先生是因为用牙咬螃蟹出现了上颌第一磨牙严重牙纵裂,只能把这颗牙齿拔掉。
陈宏柏主任医师建议,市民朋友们在吃螃蟹时,最好借助钳子等工具,不要用牙齿直接咬坚硬的蟹壳;平时也绝不能将牙齿当做工具用,不要用牙咬核桃、榛子等硬物、开啤酒等。对于已经发生裂纹的牙齿,更不要再咬其他硬物,否则会导致整个牙齿完全裂开,只有拔掉患牙。
饭没吃完 一脸疙瘩
林小姐在和朋友聚会时,吃了一道螃蟹蒸鸡蛋,饭还没吃完,她就开始觉得身上、脸上痒痒的,用手去挠抓了几下,不一会手上、身上就出现了大块的红色风团,瘙痒难忍,而且嘴唇边也有些红色疙瘩。
“螃蟹进食过量易引起肚痛、腹胀、上吐下泻等消化不良症状,甚至会诱发严重过敏反应。”厦门市中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文凡说,每年医院都会收治吃螃蟹过敏的患者。蟹肉是高致敏性食物,对于一些过敏体质的人群,蟹肉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反应,要慎食。
王文凡提醒,吃蟹若引发过敏,症状轻微的,可以不服用任何药物,也无需特殊处理,过一两天会自愈。过敏症状若明显,全身瘙痒难耐,可以服用常见的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还可以在瘙痒的皮肤上涂抹皮炎平软膏。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手脚发冷、心慌等症状要立刻上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食用过螃蟹。
蒸螃蟹前,要将螃蟹洗刷干净,清除蟹胃、蟹肠、蟹心和蟹腮,因这些部位含有大量细菌、病毒、污泥等。此外,螃蟹不可与柿子同食,因为柿子中含有鞣酸物质,而蟹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两者同食,会使蟹中的蛋白质凝固硬化,易引起胃肠道不适。
另外,螃蟹性寒,可以在烹调时多加些姜、葱、蒜等辛香料,中和螃蟹的凉,同时也有助于杀菌,或者在吃完螃蟹后喝杯黄糖姜茶,以暖胃、去腥、驱寒。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专家:合胞病毒感染危害不仅限于肺部 (2025-03-04)
- 中国疾控中心:春季这样守护校园呼吸道健康 (2025-02-28)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