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建:医改要以“问题”为导向 |
![]() |
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矛盾、村医待遇……这些医药卫生领域备受关注的“老问题”,该如何破解?9日上午,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刘永瑞参加医药卫生、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组分组讨论时指出,“要从改革上找出路”。他还当场给医卫界的政协委员提出问题,在座的都是医药卫生领域的精英,不妨思考一下如何创新医药卫生事业,如何动员社会力量来关心支持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杨新建:医改要以“问题”为导向
“医改进行到今天,百姓得到了很多实惠,今年新农合补助标准还将大幅提高。可也要看到,当前医疗卫生事业还面临着看病贵、看病难等六大问题”,省政协常委、省卫计委主任杨新建是小组召集人,他在发言中建议,要以这些问题为导向继续深化改革,对症下药,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的问题。
把问题作为医改的路径导向,杨新建委员提出了当前我省医药卫生发展面临的六大问题。
一是,村医的保障问题,必须解决。
二是乡镇卫生院的机制问题。“强基层保基本”是医改的基本思路,如何让乡镇卫生院强起来,关键是建立新的运转机制。比如,目前七三分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基本工资占七成、绩效工资占三成),不可避免造成“养懒人”现象;而实行倒三七或倒四六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乡镇卫生院,风气迥异,住院部有时达到了满员。
三是看病贵的问题。“我认为目前看病贵主要是药的价格偏高”,虽然我省已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在县级医院改革时取消了药品加成,但药费依然是百姓就医的主要花费,药价还应该再降下来。
四是看病难的问题。“这主要因为我省基层服务能力不强,大专家太少”,杨新建说,我曾在专家坐诊现场看到,整整一上午就医的患者一直排着队,医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五是医院管理的问题。医院一定要按照“标准”进行管理,不能应付。
六是医改的责任问题。医药卫生是重要的民生大事,医改不单是卫生计生部门的事情,而是政府的责任。用中国式的办法解决好世界性难题,我们的政府一定要把医改这件民生大事做好。
王娟:要让医生真正成为自由职业者
省政协委员、河北省人民医院肿瘤一科主任王娟提出,加快医改步伐,要让医生真正成为自由执业者。
她说,目前大医院越建越大、床位越来越多,医生却严重不足,不得不超负荷运转。据《2014中国医生职业状况调查》提示,在7000名被调查者中,九成医生表示每天工作时间8-12小时,八成医生没有双休日。
同时,基层医院硬件设施与人力资源普遍失衡。国家对基层医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新的设备、新的药品都进入了基层,但基层医院仍然没有病源。这是因为,基层缺少优秀的医生,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不信任,还是要拥挤到大医院就诊。
因此,建议让医生变成自由执业者,让医生从大医院走出去,给医生一个创业的空间和平台。把大医院医生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分配到基层医院和诊所里,创建其品牌,政府、社会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这些优秀的医生就能为基层医院、社区提供了更好的品牌和服务,不仅提高了基层医院的水平,把病人留在了基层,有了自己的收入,又带活了这一地区,提高了业务服务水平。“优秀医疗专家资源下移,创立各级医院自己的品牌,使医疗机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老百姓自然也能得到实惠”,王娟说。
王娟还认为,公立医院改革重要的是要调动医护人员积极主动性,不然医改必定受阻。医生不一定完全靠国家来养,医护人员可以靠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给医生松绑,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政府也减轻负担,老百姓就医有了更多选择,也会满意。
王娟说,医改最终是希望国家、病人、医生三方都能得到各自满意的平衡,我认为合理支付医生劳动报酬已成为整个医改中最核心的问题。世界任何地方的医生都是以技术服务挣取自己的收入,中国要做的就是让中国医生通过为病人服务来挣钱,而不是靠卖药和卖器械赚钱。医生待遇的提高,将能激励中国数百万医生参与医改的巨大热情,最终提高医改的整体效率。医药网新闻
杨新建:医改要以“问题”为导向
“医改进行到今天,百姓得到了很多实惠,今年新农合补助标准还将大幅提高。可也要看到,当前医疗卫生事业还面临着看病贵、看病难等六大问题”,省政协常委、省卫计委主任杨新建是小组召集人,他在发言中建议,要以这些问题为导向继续深化改革,对症下药,集中力量解决突出的问题。
把问题作为医改的路径导向,杨新建委员提出了当前我省医药卫生发展面临的六大问题。
一是,村医的保障问题,必须解决。
二是乡镇卫生院的机制问题。“强基层保基本”是医改的基本思路,如何让乡镇卫生院强起来,关键是建立新的运转机制。比如,目前七三分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基本工资占七成、绩效工资占三成),不可避免造成“养懒人”现象;而实行倒三七或倒四六绩效工资分配改革的乡镇卫生院,风气迥异,住院部有时达到了满员。
三是看病贵的问题。“我认为目前看病贵主要是药的价格偏高”,虽然我省已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在县级医院改革时取消了药品加成,但药费依然是百姓就医的主要花费,药价还应该再降下来。
四是看病难的问题。“这主要因为我省基层服务能力不强,大专家太少”,杨新建说,我曾在专家坐诊现场看到,整整一上午就医的患者一直排着队,医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五是医院管理的问题。医院一定要按照“标准”进行管理,不能应付。
六是医改的责任问题。医药卫生是重要的民生大事,医改不单是卫生计生部门的事情,而是政府的责任。用中国式的办法解决好世界性难题,我们的政府一定要把医改这件民生大事做好。
王娟:要让医生真正成为自由职业者
省政协委员、河北省人民医院肿瘤一科主任王娟提出,加快医改步伐,要让医生真正成为自由执业者。
她说,目前大医院越建越大、床位越来越多,医生却严重不足,不得不超负荷运转。据《2014中国医生职业状况调查》提示,在7000名被调查者中,九成医生表示每天工作时间8-12小时,八成医生没有双休日。
同时,基层医院硬件设施与人力资源普遍失衡。国家对基层医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新的设备、新的药品都进入了基层,但基层医院仍然没有病源。这是因为,基层缺少优秀的医生,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不信任,还是要拥挤到大医院就诊。
因此,建议让医生变成自由执业者,让医生从大医院走出去,给医生一个创业的空间和平台。把大医院医生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分配到基层医院和诊所里,创建其品牌,政府、社会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这些优秀的医生就能为基层医院、社区提供了更好的品牌和服务,不仅提高了基层医院的水平,把病人留在了基层,有了自己的收入,又带活了这一地区,提高了业务服务水平。“优秀医疗专家资源下移,创立各级医院自己的品牌,使医疗机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老百姓自然也能得到实惠”,王娟说。
王娟还认为,公立医院改革重要的是要调动医护人员积极主动性,不然医改必定受阻。医生不一定完全靠国家来养,医护人员可以靠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给医生松绑,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政府也减轻负担,老百姓就医有了更多选择,也会满意。
王娟说,医改最终是希望国家、病人、医生三方都能得到各自满意的平衡,我认为合理支付医生劳动报酬已成为整个医改中最核心的问题。世界任何地方的医生都是以技术服务挣取自己的收入,中国要做的就是让中国医生通过为病人服务来挣钱,而不是靠卖药和卖器械赚钱。医生待遇的提高,将能激励中国数百万医生参与医改的巨大热情,最终提高医改的整体效率。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 Methods:细胞核里的“侦探”,FISHnet如何捕捉单个DNA的折叠秘密? (2025-05-18)
- Nature:科学家发现关键的神经回路,有望解锁大脑中的“情绪推理”中心 (2025-05-18)
- 诺和诺德CEO辞职 (2025-05-18)
- Science:突破性进展!揭示氯胺酮长效抗抑郁效应的关键“开关” (2025-05-17)
- 礼来玩转GLP (2025-05-16)
- 静脉健康守护者:舒尔美精准适配,以全产业链布局惠及千万患者 (2025-05-16)
- 食养药膳被归入400余个西医诊疗方案 (2025-05-16)
- 《自然》:血癌“爱吃”牛磺酸!科学家首次发现,牛磺酸会促进白血病细胞的糖酵解,推动血癌的发生发展 (2025-05-16)
- Cell子刊:揭开FGF21为何能够逆转严重脂肪肝 (2025-05-16)
- 展会预告 肖特玻管与您相约API China 2025 (2025-05-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