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增速放缓 惟可维持双位数字 |
![]() |
行业增速放缓,惟可维持双位数字
中国医药制造行业收入增速从2011年的30%增长,下滑至2014年1-11月份累计的12.8%,增速呈下行趋势,主要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加上中央着力压低药价,药价下行导致整个行业增长减慢。而医改指向破除以药养医,加强医保控费,加上发改革要求各省市于2015年6月底前完成招标,未来半年降价压力仍然较大,预期整个医药制造行业增速于2015年将会维持下行趋势。不过,考虑到人口老化持续,中央加大对医药行业的支持,预期药品市场规模未来增速仍可维持约GDP增长一倍的水平。惟医药板块过去两年整体向上的情况将会终止,要获得超额回报,个股挑选将会变得更为重要,研发能力较强,拥有较多独家产品的公司将较有优势,另外,具医院概念的企业亦是一个可取的投资标的。
内地医疗器械行业最坏时刻已过
于五个主要医药制造子行业中,2015年医疗器械行业的表现将较为突出。内地医疗器械行业利润增速受中央加强反贪力度的影响,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然而,预期反贪对业界的影响将会逐步减弱,加上中央持续鼓励医院使用国产医疗器械,工信部提出建立主动使用国产医疗设备激励机制,卫计委亦提出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国产医疗器械生产商于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有望加速提升。预期2015年医疗器械行业收入增长可望维持在2014年的水平,利润增长则会回升,至双位数字增长。
药价压力增,利研发强具独家优势企业
医改及招标加快令药价下行压力增加,而从最近的安徽省药品招标结果可见,独家产品的降价幅度,整体较非独家产品为低,可见,独家产品的议价能力较非独家产品为强,所受到价格的影响亦较少。因此,拥有较强研发能力,独家药种较多的企业将会更具优势。在此情况下,研发能力较强,拥有大量独家与创新产品的企业,将会较受市场所喜欢,如研发资金超过收入逾一成,新产品销售占集团总收入逾两成的中生制药。另外,独家产品占比较重的企业,受压价的影响会较少,如七个主要独家产品贡献收入逾七成的中国中药,相信可维持于高于行业的增速水平,同时更具备国家改革以及注资概念,有估值重估的空间。
医疗服务行业快速增长,关注医院概念
医院为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为整个制药供应链的樽颈,中央开放医院资源,让民资可以发掘这块宝藏。另外,医改重点破除以药补医,医院服务收入占比提升,医疗服务增长将高于制药,加上民资改善公立医院的营运效率,配合供应链管理,医院潜在盈利能力不容忽视。投资者可关注具资金实力较强的内地医药综合企业复星医药,以及估值相对较低又刚与华融国际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使其成为公司未来资金来源之一的华瀚生物制药。另外,其他具独特概念如油价下跌得益者利君国际,亦会是2015年的投资主题。
调整后估值更吸引,予以“推荐”评级
香港医药股升浪从2012年中开始,到2014年10月从低位上升了230%,期间于2013年中呈现横行整固,并在2013年第四季再展升浪,至2014年初经过了一次15%的调整,而在最近亦从高位向下调整了15%,仍然维持着浪高于浪的走势。虽然市值加权指数从高位仅回落了15%,但当中不少中小型股从高位调整了30%,大部份企业2015年预测市盈率已回落至20以下的水平,可见,对比A股的医药板块,港股医药企业的估值明显吸引,予以“推荐”评级。
医药网新闻
中国医药制造行业收入增速从2011年的30%增长,下滑至2014年1-11月份累计的12.8%,增速呈下行趋势,主要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加上中央着力压低药价,药价下行导致整个行业增长减慢。而医改指向破除以药养医,加强医保控费,加上发改革要求各省市于2015年6月底前完成招标,未来半年降价压力仍然较大,预期整个医药制造行业增速于2015年将会维持下行趋势。不过,考虑到人口老化持续,中央加大对医药行业的支持,预期药品市场规模未来增速仍可维持约GDP增长一倍的水平。惟医药板块过去两年整体向上的情况将会终止,要获得超额回报,个股挑选将会变得更为重要,研发能力较强,拥有较多独家产品的公司将较有优势,另外,具医院概念的企业亦是一个可取的投资标的。
内地医疗器械行业最坏时刻已过
于五个主要医药制造子行业中,2015年医疗器械行业的表现将较为突出。内地医疗器械行业利润增速受中央加强反贪力度的影响,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然而,预期反贪对业界的影响将会逐步减弱,加上中央持续鼓励医院使用国产医疗器械,工信部提出建立主动使用国产医疗设备激励机制,卫计委亦提出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国产医疗器械生产商于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有望加速提升。预期2015年医疗器械行业收入增长可望维持在2014年的水平,利润增长则会回升,至双位数字增长。
药价压力增,利研发强具独家优势企业
医改及招标加快令药价下行压力增加,而从最近的安徽省药品招标结果可见,独家产品的降价幅度,整体较非独家产品为低,可见,独家产品的议价能力较非独家产品为强,所受到价格的影响亦较少。因此,拥有较强研发能力,独家药种较多的企业将会更具优势。在此情况下,研发能力较强,拥有大量独家与创新产品的企业,将会较受市场所喜欢,如研发资金超过收入逾一成,新产品销售占集团总收入逾两成的中生制药。另外,独家产品占比较重的企业,受压价的影响会较少,如七个主要独家产品贡献收入逾七成的中国中药,相信可维持于高于行业的增速水平,同时更具备国家改革以及注资概念,有估值重估的空间。
医疗服务行业快速增长,关注医院概念
医院为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为整个制药供应链的樽颈,中央开放医院资源,让民资可以发掘这块宝藏。另外,医改重点破除以药补医,医院服务收入占比提升,医疗服务增长将高于制药,加上民资改善公立医院的营运效率,配合供应链管理,医院潜在盈利能力不容忽视。投资者可关注具资金实力较强的内地医药综合企业复星医药,以及估值相对较低又刚与华融国际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使其成为公司未来资金来源之一的华瀚生物制药。另外,其他具独特概念如油价下跌得益者利君国际,亦会是2015年的投资主题。
调整后估值更吸引,予以“推荐”评级
香港医药股升浪从2012年中开始,到2014年10月从低位上升了230%,期间于2013年中呈现横行整固,并在2013年第四季再展升浪,至2014年初经过了一次15%的调整,而在最近亦从高位向下调整了15%,仍然维持着浪高于浪的走势。虽然市值加权指数从高位仅回落了15%,但当中不少中小型股从高位调整了30%,大部份企业2015年预测市盈率已回落至20以下的水平,可见,对比A股的医药板块,港股医药企业的估值明显吸引,予以“推荐”评级。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 Methods:细胞核里的“侦探”,FISHnet如何捕捉单个DNA的折叠秘密? (2025-05-18)
- Nature:科学家发现关键的神经回路,有望解锁大脑中的“情绪推理”中心 (2025-05-18)
- 诺和诺德CEO辞职 (2025-05-18)
- Science:突破性进展!揭示氯胺酮长效抗抑郁效应的关键“开关” (2025-05-17)
- 礼来玩转GLP (2025-05-16)
- 静脉健康守护者:舒尔美精准适配,以全产业链布局惠及千万患者 (2025-05-16)
- 食养药膳被归入400余个西医诊疗方案 (2025-05-16)
- 《自然》:血癌“爱吃”牛磺酸!科学家首次发现,牛磺酸会促进白血病细胞的糖酵解,推动血癌的发生发展 (2025-05-16)
- Cell子刊:揭开FGF21为何能够逆转严重脂肪肝 (2025-05-16)
- 展会预告 肖特玻管与您相约API China 2025 (2025-05-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