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药利益分离核心所在?

医药利益分离核心所在?


如果制度的制订能够贯穿于尊重生命与医生劳动价值的理念,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药分离,也是医药利益分离的核心所在!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共提出7个方面27项重点工作任务。其中第一点就是“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推动建立科学补偿机制,进一步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深化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布局,加快建立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加强绩效考核评估等。”

  “以药补医”被诟病多年。其扭曲了医疗行为的同时,不合理的使用药物导致了市民素质的降低,也损害了医务人员的尊严。新医改后,破除以药补医也在不断探索,2012年311个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中有299个取消15%的药品加成。虽然改革后,药品占医院总收入比例下降明显,但是不少院长抱怨他们亏本了,入不敷出了。究其原因,取消以药养医后,对县级公立医院的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政府补助两个渠道,也就是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补贴以及医院加强核算、节约运行成本等多方共担。可是,政府补助又增加了多少,足以补偿资金缺口吗?即使是富裕的浙江,对于县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加成的补偿也没有完全到位。所以,大部分医院资金的缺口是由政府造成的,各级财政都没能补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加之大医院对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虹吸”,县级公立医院步履维艰。那么,医院为了生存,也就衍生出类似于“以检补医、以检补药”的医疗行为。到头来,如此的取消以药养医非但没有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反倒加重了医院和患者的负担。

  取消以药养医关键在于制度。我认为,如果制度的制订能够贯穿于尊重生命与医生劳动价值的理念,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医药分离,也是医药利益分离的核心所在!

  日本在二战之后也是实行“以药养医”,但在过去几十年来,日本持续大幅提高医生诊金,使医生的主要收入来源从药品销售变成了医术体现。在日本,通常看普通小病诊疗费非常贵,开药却很便宜。不过,日本将99%的人口纳入国民健康保险,他们也号称保险覆盖率世界第一。所以,只要参加了医保,个人就只需承担30%的费用,诊疗费就相当便宜了,药费更是便宜很多。孩子如参加了医保和毎月1000日元的婴幼儿保险,那么看病吃药相当于完全免费,所以关键在医疗保障。

  再说德国,它实行医药分离制度,医院或诊所不设药房,患者看病后可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到社会药店买药,投保者支付少量的附加费即可。医保基金固定了药品的参考价,如药价超过参考价,投保人有两种选择:自付超额部分或改买其他药品。由于愿自付超额药费的投保人不多,制药公司也就较少提供价格超出参考价的药品,这就是医保定价、市场调节的机制。

                           更多详情请点击这里>> http://www.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