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中国1.5万医疗器械 企业中九成是“小玩家”

中国1.5万医疗器械 企业中九成是“小玩家”

  医药网9月1日讯 京津冀区域内第一只医疗产业基金正式落地。

  日前,京津冀区域内首只医疗产业基金——“天地智慧医疗产业协同创新基金”正式成立,天地智慧医疗联合厚德星云基金、曙光星云科技、聚溪控股、乐视金融等机构共同发起设立。

  京津冀区域医疗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市场机会是该基金的关注重点,包括医疗产业投资建设、技术革新和成果转化,以及医疗设备生产制造等京津冀医疗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的关键领域投资将成为该基金运营的主要方向。

  而这一基金的成立与国家正在迅速推进的医疗器械国产化紧密相关。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在用的医疗CT共计17854台(不含部队医院),由包括荷兰飞利浦、美国GE和德国西门子等8家厂商供应,市场高度集中在排名靠前的几家外资医疗器械制造商手中。

  事实上,这一状况普遍存在于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在中国现有的1.5万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约90%的企业收入规模在1000万~2000万元;国内中高端医疗器械进口金额约占全部市场的40%,进口品牌占据国内中高端市场的七成。

  《2014中国医疗设备售后服务调查报告》公布的2014年市场份额数据显示,在CT、核磁共振、核医学、血管造影机等几类大型医疗设备中,被业界称为“GPS”的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三家跨国企业占有的市场份额超过80%,其中血管造影机类设备的市场占有率甚至高达91.1%。

  而在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也称“DR”)、超声影像类设备中,相比上述产品,“GPS”即便垄断地位降低,但占据的市场份额也超过了“半壁江山”,其中X射线摄影系统类设备中,“GPS”占据53.5%的份额,而超声影像类设备的市场占有率接近70%。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