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将可挂网采购 专家:扩大了儿科用药选择范围 |
![]() |
医药网9月15日讯 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将不列入招标采购,采取直接挂网采购的方式,以满足儿科临床需求。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儿童用药配备使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及,各地可参照国家卫计委委托行业协会、学术团体公布的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遴选原则和示范药品,合理确定本地区药品的范围和具体剂型、规格,直接挂网采购。
挂网采购为妇儿用药打开绿色通道
《通知》强调,要落实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对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等暂不列入招标采购的药品,满足儿科临床需求。儿童用药应满足不同年龄患儿需求,属于因特殊诊疗需要使用其他剂型和剂量规格药品的情况,各医疗机构要放宽对儿童适宜品种、剂型、规格的配备限制。
宣武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林晓兰指出,儿童用药可采购的品种越来越少,很多都是把成人用药按体重公斤减量使用,剂量难以把握。如果仍按老办法进行招标采购,肯定会更加影响患儿用药,实施直接挂网采购,可以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儿童用药。
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相关人员介绍,直接挂网采购,就等于对儿童用药开通了一个简单、便捷的绿色通道,企业可随时递交儿童用药的产品申请,不再需要等待集中招标的周期,只要企业资质、产品质量等各方面都合格,药品就可以被纳入到该机构的采购平台中,供医疗机构选择,扩大了儿科的临床用药可选范围。但按照《通知》要求,在开展儿童药物单列挂网采购工作之前,要先确定出北京市的儿童药物目录,由于目前有关儿童用药的目录从国家层面来说尚在研制中,因此各地的药品招标采购部门也只是在积极探索阶段,待国家公布儿童用药目录或清单后才能进一步开展儿童药物单列挂网采购工作。
专家:应设置完备的保障机制鼓励研发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法研究中心讲师邓勇指出,我国儿童药物研发能力弱,政府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也不是很多,企业开发儿童用药成本高,很多企业不愿开发。开辟绿色通道,就是为了鼓励企业,提高儿童用药研发能力,增加儿童用药种类。
直接挂网采购的方式,利于鼓励企业把药品研发集中在儿童方面,只要研发的药物符合要求,就可以走绿色通道,医院采购可以提高药品的使用量,无形中促进儿童药品的销量。但具体推行起来,还有难度。从企业角度讲,研发儿童用药周期长、投入大,回报不确定性强,单纯以直接挂网采购的方式只是治标不治本,还是应该加大中国企业的研发力度,设置一整套完备和清晰的保障机制,让这些企业谁研发生产就谁获益。
挂网采购,是指药品生产企业通过网上采购信息平台,在招标办公室制定的限价范围内进行报价,高价者淘汰,低价者按价格由低至高确定入围药品品种,再由生产企业通过信息平台与医院签订供货合同。
医药网新闻
挂网采购为妇儿用药打开绿色通道
《通知》强调,要落实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对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等暂不列入招标采购的药品,满足儿科临床需求。儿童用药应满足不同年龄患儿需求,属于因特殊诊疗需要使用其他剂型和剂量规格药品的情况,各医疗机构要放宽对儿童适宜品种、剂型、规格的配备限制。
宣武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林晓兰指出,儿童用药可采购的品种越来越少,很多都是把成人用药按体重公斤减量使用,剂量难以把握。如果仍按老办法进行招标采购,肯定会更加影响患儿用药,实施直接挂网采购,可以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儿童用药。
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相关人员介绍,直接挂网采购,就等于对儿童用药开通了一个简单、便捷的绿色通道,企业可随时递交儿童用药的产品申请,不再需要等待集中招标的周期,只要企业资质、产品质量等各方面都合格,药品就可以被纳入到该机构的采购平台中,供医疗机构选择,扩大了儿科的临床用药可选范围。但按照《通知》要求,在开展儿童药物单列挂网采购工作之前,要先确定出北京市的儿童药物目录,由于目前有关儿童用药的目录从国家层面来说尚在研制中,因此各地的药品招标采购部门也只是在积极探索阶段,待国家公布儿童用药目录或清单后才能进一步开展儿童药物单列挂网采购工作。
专家:应设置完备的保障机制鼓励研发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法研究中心讲师邓勇指出,我国儿童药物研发能力弱,政府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也不是很多,企业开发儿童用药成本高,很多企业不愿开发。开辟绿色通道,就是为了鼓励企业,提高儿童用药研发能力,增加儿童用药种类。
直接挂网采购的方式,利于鼓励企业把药品研发集中在儿童方面,只要研发的药物符合要求,就可以走绿色通道,医院采购可以提高药品的使用量,无形中促进儿童药品的销量。但具体推行起来,还有难度。从企业角度讲,研发儿童用药周期长、投入大,回报不确定性强,单纯以直接挂网采购的方式只是治标不治本,还是应该加大中国企业的研发力度,设置一整套完备和清晰的保障机制,让这些企业谁研发生产就谁获益。
挂网采购,是指药品生产企业通过网上采购信息平台,在招标办公室制定的限价范围内进行报价,高价者淘汰,低价者按价格由低至高确定入围药品品种,再由生产企业通过信息平台与医院签订供货合同。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