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抗癌药全国断货 孤儿药亟待供应保障制度 |
![]() |
日前,广东一患儿父亲在网上发布求药帖,他的孩子患有肾母细胞瘤,亟须一种名为放线菌素D的化疗药物,然而这种药物非常稀缺。
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张征表示,“放线菌素D”是一种比较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类似这种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也称孤儿药)在国内经常断货。要从根本上解决孤儿药短缺问题,国家必须建立孤儿药供应保障制度。 京华时报记者夏文
低价救命药国内断货
据了解,放线菌素D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常见的恶性实体瘤,如肾母细胞瘤等,疗效比较确切。该药不仅治疗儿童肿瘤,对妇科的滋养细胞肿瘤等疗效确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
张征介绍,放线菌素D可以说是一种便宜的救命药,1支20元左右,患者每天只需使用两支,能大大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每个疗程用量不会超过12支。“近几年来,该药在临床上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时常出现断货。”
如果买不到放线菌素D,目前唯一可以替代的国外药品一支价格高达近6000元。“但是这种替代药品在国内还没有上市,买不买得到还是个问题。目前在临床上,即使患者有渠道也有钱可以找到这种药,国内的医生依然要为这种治疗承担一定的风险。”张征表示。
放线菌素D为何频频断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生产放线菌素D的
企业国内仅有两家,其中一家药厂的工作人员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销量不好且原料成本过高,很难长期为继”,因此该公司已于三四年前停止生产放线菌素D及相关产品。而另一家公司刚刚经历了重组,“生产线调整尚需等待工艺验证”。
此外,由于需求量小,通常医院不愿大量进货以免用量太小造成过期失效,这也进一步萎缩了该药的需求。
短缺药品应建保障制度
放线菌素D断货,令不少肿瘤患者陷入困境。其实,目前断货的廉价药还不仅仅是放线菌素D。博来霉素、氯胺酮、普罗帕酮(心律平)等低价好用的药也一并断货。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曾公开表示,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表示,造成低价药难觅的原因是“无利可图”。“终端价格低,无法让利给中间流通环节,医院医生、销售
人员难从中获利,积极性降低,造成低价药入市受阻,采购量下降,导致生产商不得不缩减产量,最终造成低价药难觅。”
事实上,针对低价救命药频频断货的问题,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措施。2014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规定对纳入国家低价药品目录的药品,取消针对每个具体品种的最高零售限价,允许生产经营者在日均费用标准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并提出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等相关政策,保障低价药品的供应。
张征表示,低价药特别是低价孤儿药的缺失,不能一味归咎于低价,这还跟药品本身的特点有关。“大家熟悉的国产孤儿药包括有治疗尿崩症的长效尿崩停、有机磷农药的解毒药氯解磷定等,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内对这些药品是实行定点生产、专门储备、统一配送和药品过期报废的制度,
但市场化之后,孤儿药的生产却没有一套补偿和激励机制,因此使该类药的生产得不到保证,抑制了企业生产孤儿药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特殊病和罕见病发病的时间和人群数量不确定,孤儿药的使用时间和数量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企业也不愿承担药品过期报废的风险,从而造成孤儿药的短缺。”
张征建议,针对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抢救用药及孤儿药,国家应该建立此类药品的储备制度,由专门机构及专人负责该类药品的采购、储备及调拨。
郭凡礼也表示,国家应该健全孤儿药定价、补贴、税收等激励机制,采取定点生产、市场排他性保护等方式,从制度上刺激药品生产企业加大孤儿药的研发生产投入,保证孤儿药上市后,企业“有利可图”。
医药网新闻
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管药师张征表示,“放线菌素D”是一种比较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类似这种预防、治疗、诊断罕见病的药品(也称孤儿药)在国内经常断货。要从根本上解决孤儿药短缺问题,国家必须建立孤儿药供应保障制度。 京华时报记者夏文
低价救命药国内断货
据了解,放线菌素D主要用于治疗儿童常见的恶性实体瘤,如肾母细胞瘤等,疗效比较确切。该药不仅治疗儿童肿瘤,对妇科的滋养细胞肿瘤等疗效确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
张征介绍,放线菌素D可以说是一种便宜的救命药,1支20元左右,患者每天只需使用两支,能大大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每个疗程用量不会超过12支。“近几年来,该药在临床上一直处于紧缺状态,时常出现断货。”
如果买不到放线菌素D,目前唯一可以替代的国外药品一支价格高达近6000元。“但是这种替代药品在国内还没有上市,买不买得到还是个问题。目前在临床上,即使患者有渠道也有钱可以找到这种药,国内的医生依然要为这种治疗承担一定的风险。”张征表示。
放线菌素D为何频频断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生产放线菌素D的
企业国内仅有两家,其中一家药厂的工作人员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由于销量不好且原料成本过高,很难长期为继”,因此该公司已于三四年前停止生产放线菌素D及相关产品。而另一家公司刚刚经历了重组,“生产线调整尚需等待工艺验证”。
此外,由于需求量小,通常医院不愿大量进货以免用量太小造成过期失效,这也进一步萎缩了该药的需求。
短缺药品应建保障制度
放线菌素D断货,令不少肿瘤患者陷入困境。其实,目前断货的廉价药还不仅仅是放线菌素D。博来霉素、氯胺酮、普罗帕酮(心律平)等低价好用的药也一并断货。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曾公开表示,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表示,造成低价药难觅的原因是“无利可图”。“终端价格低,无法让利给中间流通环节,医院医生、销售
人员难从中获利,积极性降低,造成低价药入市受阻,采购量下降,导致生产商不得不缩减产量,最终造成低价药难觅。”
事实上,针对低价救命药频频断货的问题,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措施。2014年4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有关部门制定《关于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的意见》,规定对纳入国家低价药品目录的药品,取消针对每个具体品种的最高零售限价,允许生产经营者在日均费用标准内,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或调整零售价格,保障合理利润,并提出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等相关政策,保障低价药品的供应。
张征表示,低价药特别是低价孤儿药的缺失,不能一味归咎于低价,这还跟药品本身的特点有关。“大家熟悉的国产孤儿药包括有治疗尿崩症的长效尿崩停、有机磷农药的解毒药氯解磷定等,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内对这些药品是实行定点生产、专门储备、统一配送和药品过期报废的制度,
但市场化之后,孤儿药的生产却没有一套补偿和激励机制,因此使该类药的生产得不到保证,抑制了企业生产孤儿药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特殊病和罕见病发病的时间和人群数量不确定,孤儿药的使用时间和数量也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企业也不愿承担药品过期报废的风险,从而造成孤儿药的短缺。”
张征建议,针对临床必需、不可替代、用量不确定、企业不常生产的抢救用药及孤儿药,国家应该建立此类药品的储备制度,由专门机构及专人负责该类药品的采购、储备及调拨。
郭凡礼也表示,国家应该健全孤儿药定价、补贴、税收等激励机制,采取定点生产、市场排他性保护等方式,从制度上刺激药品生产企业加大孤儿药的研发生产投入,保证孤儿药上市后,企业“有利可图”。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