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市场新拐点:2014年用药金额走出负增长低谷 |
![]() |
医药网9月16日讯 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全身用抗细菌药用药金额2012年下滑最快,同比下滑17.09%;2013年保持1.08%的负增长;2014年同比增长9.85%。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8月27日消息,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对2004年印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近五年来,我国对抗生素处方药市场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目前我国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医疗结构调整以及医院和零售药店自律方面均上了一个新台阶,客观上也导致2011~2013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抗细菌药物购入金额的持续负增长。抗生素是医药市场上的重点产品,有着刚性需求,地位举足轻重。经过卫计委和药品监管部门的强力整治及医患自律,目前抗生素逐渐步入常态化发展阶段,购药金额已从负增长低谷走出。
全球研发管线转机
近年来,全球抗生素研发管线乏力,再加上部分国家的合理规范使用,全球抗感染药物市场增长步入慢节奏步伐。而新药的上市正在改变这一现象。据Thomson Reuters数据,2014年全球七大药市500强畅销药物中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为742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20.59%。抗病毒药物的突飞猛进,尤其是在抗丙肝病毒药物的带动下,使抗感染药物市场增长率发生变化。而全球抗细菌原研药物市场经过3年的负增长后,也发生着变化。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抗细菌原研药物市场同比上一年增长了6.72%。
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抗菌药主要有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其中,使用种类最多及临床使用率最高的是β-内酰胺类。统计数据显示,β-内酰胺类药物占抗生素市场80%以上份额,该类药物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碳青霉烯类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
在被誉为史上“最严限抗令”下,我国抗感染药物市场得到有效规范,医院全身用抗细菌药物市场进入2014年逐渐呈现规范化、自律化的发展趋势。统计分析显示,2012年是国内抗生素市场下滑最显著的一年,这一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全身用抗细菌药用药金额为131.39亿元,同比上一年下滑17.09%;2013年仍旧保持1.08%的负增长。但是,随着市场刚性需求以及新产品的广泛使用,副作用较大的老药被逐渐淘汰,抗生素市场将步入新常态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全身用抗细菌药用药金额为142.77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9.85%。
增长率高品种多为注射剂
按照WHO分类法,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可分为14个亚类。其中,全身用抗细菌药通常分为8个亚类,分别为头孢类、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类、大环内酯及林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硝基咪唑类和其它抗感染药物等。
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全身用抗细菌药中,增长率较高的品种是复方头孢制剂、碳青霉素类和复方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这3个类别药物同比上一年增长了23.78%、19.54%和15.73%。这些增长率较高的药物多属于注射剂品种、医院常用药和手术必须用药。
而保持低增长率的类别是半合成青霉素、大环内酯及林可和头孢类抗生素,分别是-4.07%、2.37%和3.7%。分析表明,增长率低的类别多属于口服制剂、基层常用药和药店零售药品,说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已产生了明显效果。
头孢前五品种是主角
头孢类药物以其平和的特性逐渐成为抗感染舞台中的主角。2014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临床使用的头孢类药物已有45个品种,其中,头孢类单方制剂有35个,头孢类复方制剂有10个。在限抗令下,头孢类药物经过2012年的急刹车后,临床使用逐渐规范。2014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临床使用的前五个头孢类药物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替安和头孢硫脒。前五品种占据头孢类药物市场的33.96%,预计国内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
随着抗感染临床用药推广力度、使用习惯和抗菌谱的变化,头孢类药物高增长品种也发生了变化。2014年,头孢类复方制剂中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注射剂依然是高增长的品种。高增长的前10位药物分别是:拉氧头孢、头孢地尼、头孢他啶、头孢克肟、头孢米诺、头孢地秦、头孢噻利、头孢噻肟、头孢匹胺和头孢尼西。数据显示,自2012年增长率下降到负增长30.64%后,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迅速回升,2014年其总体增长率达到17.86%。
不同城市医院用药差异
抗生素市场经过洗礼后,在阶段性、品种和结构上向合理用药转变,基本用药需求仍是主流。在国内各重点城市医院全身用抗细菌药市场中,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杭州居于前五位。
2014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全身用抗细菌药购药金额呈现出差异性发展。以居于前五位的城市为例,2014年北京全身用抗细菌药物增长率为3.94%,随后是上海,增长率为7.48%,广州增长率为7.22%,武汉为14.51%,杭州为8.93%,与消费水平环环相扣。
调研显示,在强化管理、监管督导、加大宣教、提高认识和加强自律等五项有力措施下,医院将发热门诊单独分设,基层社区取消了原有的注射诊室,从而改变了不分大病小病全挂输液的现象,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客观上控制了抗生素的盲目使用。
医药网新闻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8月27日消息,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对2004年印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
近五年来,我国对抗生素处方药市场开展了多次专项整治,目前我国在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医疗结构调整以及医院和零售药店自律方面均上了一个新台阶,客观上也导致2011~2013年国内重点城市公立医院抗细菌药物购入金额的持续负增长。抗生素是医药市场上的重点产品,有着刚性需求,地位举足轻重。经过卫计委和药品监管部门的强力整治及医患自律,目前抗生素逐渐步入常态化发展阶段,购药金额已从负增长低谷走出。
全球研发管线转机
近年来,全球抗生素研发管线乏力,再加上部分国家的合理规范使用,全球抗感染药物市场增长步入慢节奏步伐。而新药的上市正在改变这一现象。据Thomson Reuters数据,2014年全球七大药市500强畅销药物中抗感染药物市场规模为742亿美元,同比上一年增长20.59%。抗病毒药物的突飞猛进,尤其是在抗丙肝病毒药物的带动下,使抗感染药物市场增长率发生变化。而全球抗细菌原研药物市场经过3年的负增长后,也发生着变化。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抗细菌原研药物市场同比上一年增长了6.72%。
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抗菌药主要有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其中,使用种类最多及临床使用率最高的是β-内酰胺类。统计数据显示,β-内酰胺类药物占抗生素市场80%以上份额,该类药物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碳青霉烯类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
在被誉为史上“最严限抗令”下,我国抗感染药物市场得到有效规范,医院全身用抗细菌药物市场进入2014年逐渐呈现规范化、自律化的发展趋势。统计分析显示,2012年是国内抗生素市场下滑最显著的一年,这一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全身用抗细菌药用药金额为131.39亿元,同比上一年下滑17.09%;2013年仍旧保持1.08%的负增长。但是,随着市场刚性需求以及新产品的广泛使用,副作用较大的老药被逐渐淘汰,抗生素市场将步入新常态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全身用抗细菌药用药金额为142.77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9.85%。
增长率高品种多为注射剂
按照WHO分类法,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可分为14个亚类。其中,全身用抗细菌药通常分为8个亚类,分别为头孢类、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类、大环内酯及林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硝基咪唑类和其它抗感染药物等。
数据显示:2014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全身用抗细菌药中,增长率较高的品种是复方头孢制剂、碳青霉素类和复方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这3个类别药物同比上一年增长了23.78%、19.54%和15.73%。这些增长率较高的药物多属于注射剂品种、医院常用药和手术必须用药。
而保持低增长率的类别是半合成青霉素、大环内酯及林可和头孢类抗生素,分别是-4.07%、2.37%和3.7%。分析表明,增长率低的类别多属于口服制剂、基层常用药和药店零售药品,说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2013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已产生了明显效果。
头孢前五品种是主角
头孢类药物以其平和的特性逐渐成为抗感染舞台中的主角。2014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临床使用的头孢类药物已有45个品种,其中,头孢类单方制剂有35个,头孢类复方制剂有10个。在限抗令下,头孢类药物经过2012年的急刹车后,临床使用逐渐规范。2014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临床使用的前五个头孢类药物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呋辛、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头孢替安和头孢硫脒。前五品种占据头孢类药物市场的33.96%,预计国内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
随着抗感染临床用药推广力度、使用习惯和抗菌谱的变化,头孢类药物高增长品种也发生了变化。2014年,头孢类复方制剂中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剂和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注射剂依然是高增长的品种。高增长的前10位药物分别是:拉氧头孢、头孢地尼、头孢他啶、头孢克肟、头孢米诺、头孢地秦、头孢噻利、头孢噻肟、头孢匹胺和头孢尼西。数据显示,自2012年增长率下降到负增长30.64%后,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迅速回升,2014年其总体增长率达到17.86%。
不同城市医院用药差异
抗生素市场经过洗礼后,在阶段性、品种和结构上向合理用药转变,基本用药需求仍是主流。在国内各重点城市医院全身用抗细菌药市场中,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杭州居于前五位。
2014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全身用抗细菌药购药金额呈现出差异性发展。以居于前五位的城市为例,2014年北京全身用抗细菌药物增长率为3.94%,随后是上海,增长率为7.48%,广州增长率为7.22%,武汉为14.51%,杭州为8.93%,与消费水平环环相扣。
调研显示,在强化管理、监管督导、加大宣教、提高认识和加强自律等五项有力措施下,医院将发热门诊单独分设,基层社区取消了原有的注射诊室,从而改变了不分大病小病全挂输液的现象,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客观上控制了抗生素的盲目使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参比制剂认定陷“三无身份”窘境 业界提三点建议 (2025-07-09)
- 《对于规范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7-08)
- 湖北省省内异地就医住院用度按病种分值付费(DIP)结算清理规程(试行) (2025-07-08)
- 2025年公立西医病院高质量倒退年夜会在山东举办 (2025-07-07)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