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斤蜂蜜只含8斤蜜 |
![]() |
近年来,市场上蜂蜜的种类越来越多,蜂产品的专卖店开遍了大街小巷。据了解,2009年,中国蜂蜜产量18万吨,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在国内销售的。调查显示,92.25%的民众有购买蜂蜜的习惯。
可这几年,质检部门、工商部门查获的掺了糖浆的假蜂蜜被不断曝光;日前,更有人在网上发帖子称,所谓“金银花蜜”、“雪莲蜜”、“苹果蜜”等,都是假的。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假蜂蜜在市场上为何屡禁不绝?
210斤蜂蜜只含8斤蜜
杜长海大爷的蜂场在北京市顺义区的一片杨树林里,80多个蜂箱摆成五六排。杜大爷的蜂场算专业养蜂里中等规模的,这样的蜂场在全国最多,占到80%左右,正是他们为各大品牌的蜂蜜提供了主要的蜜源。
有些品牌的蜂蜜厂家会自己去蜂农那里收蜜,也有些蜜是卖给个人,再由这些人转销售给厂家。收的时候一般要对蜜的浓度、含糖量等进行检测。除了蜂农外,也不排除有厂家和收蜜的人造假的情况,出口的因为检测严格,大多不敢。
但内销的就不敢说了,尤其是药厂用来制药的蜜,掺假的更多。在鉴别蜂蜜上,老蜂农的眼睛特别“毒”。“我没事常去超市里转”,杜大爷说,虽然这几年打击假蜂蜜的力度越来越大,但个别超市里的假蜂蜜依然不少,而越高档的蜂蜜里,假货越多。
有些蜜根本不存在
这几年的蜂蜜市场上,除了槐花蜜、枣花蜜、椴树蜜、龙眼蜜等老品种外,新兴的品种越来越多。本报调查也显示,在大家常买的蜂蜜中,苹果花蜜位居第一,占13.79%,其次是黄连蜜、槐花蜜和金银花蜜,分别占12.93%、11.03%和8.28%。
然而,今年4月,一个名为《一个蜂蜜卖家诉说蜂蜜行业的事》的帖子在网上引起巨大反响,发帖人自称家中有20多年的养蜂经验,而据他分析和鉴别,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金银花、雪莲花、苹果花等蜜,根本就不存在。
对此王凤鹤认为,蜜蜂一般在18℃以上活动,20℃以上才能采蜜,所以雪莲花蜜肯定是不能直接采到的。一般的花一次能出几十斤蜜,苹果花只能出三四斤,确实达不到商品蜜的产量。而金银花蜜,他认为有可能和目前市场上的玫瑰蜜一样,都是用含苞的花蕾在高浓度蜜中浸泡出来的,虽然也含有花的精华,但和蜜蜂直接采的蜜不是同一个概念。
中国蜂产品协会专家说,除了这三种蜜以外,像玄参花,一般在自然情况下也采不到蜜;银杏花本身是没有蜜的,市场上的蜜大多是添加了银杏提取物。杜大爷还补充说,梨花和苹果花一样,也产不出商品蜜;益母草花只有在特殊年份里才能打蜜,一般情况下只够蜜蜂自己消耗;桂花的蜜大多不是天然蜜,而是用花蕾浸泡的。“一般来说,单瓣的花产蜜多,花瓣很多的花则不易有蜜。”
对于不同种类的蜂蜜打着“妇科良药”、“清热泻火”、“软化血管”等功效大肆宣传的行为,中国蜂产品协会专家指出,蜂蜜只是一种食品,在任何时候宣传上都不能讲功效。虽然中医上认为花具有一部分植物的属性,但比如喝党参蜜,和吃党参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同种类的蜂蜜之间,营养价值上的区别也不大。所有蜂蜜都有润肠作用,其中的单糖容易被人体吸收,更适合老人和消化不良者。
蜂蜜中含有抗生素
相对于假蜂蜜来说,即使是真蜂蜜,其中含有抗生素和重金属、农药残留的问题更让人担心。王凤鹤说,我国蜜蜂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销售,发病率比较高,虽然国家提倡生物防治,但还是有一部分人用化学药物、抗生素来给蜜蜂治病,导致蜂蜜中抗生素含量较高。这在过去相当严重,现在出口蜂蜜检测比较严格,但国内销售的蜂蜜做得还不够,因为检测一个指标费用很高,而且时间长。杜大爷说,据他了解,现在在一些蜂农中,给生病的蜜蜂喂青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类药物的情况仍非常普遍。
对于这种情况,中国蜂产品协会专家并未否认,只是说,根据新的《食品安全法》,目前更严格的蜂蜜质量标准正在制定中,以后监测力度会更大。相对于进口的意蜂(意大利蜂)来说,中蜂(我国土生土长的一个蜂种)基本生活在山区,所采植物受污染相对少,因此中蜂蜜、野生土蜂蜜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残留物也较少。
不结晶才有可能是假蜜
如何分辨假蜂蜜,专家们提供了一些小窍门:一是用手捻。粘手、发黏的是真蜂蜜,加了糖的捻开后还是颗粒,感觉硌手,不发黏。第二是滴一滴蜜在餐巾纸上,如果洇开了,说明蜜中含水量比较高。第三,如果在超市中不能打开瓶盖,可以观察一下蜂蜜上层是否有气泡,如果有,说明蜂蜜中水分大、浓度不够或存放时间太长导致发酵,这样的蜜保存期短,容易坏。第四,很多人以为结晶的蜂蜜不好,其实,除了槐花蜜、枣花蜜等以外,多数加工后的蜂蜜在低温下都容易出现结晶现象,不结晶的可能是假蜜。
一般来说,蜂蜜可以保存3年左右,保存时不放冰箱,就不会结晶;一定要把盖子拧紧,否则空气进去后容易氧化,会破坏其营养成分。提示您,如果想吃当年的蜜,可以去蜂场购买,但最好选择本地蜂农,农贸市场和野外摆摊卖散装蜜的最好不要买,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最好是找相关的机关单位进行投诉,寻求解决办法!

- 相关报道
-
- 皖医二附院成功救治一名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极危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2025-07-12)
- 默沙东百亿美元收购打开BD新风口,中国药企机会来了 (2025-07-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2025-07-1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新Cell论文,登上Nature头条,首次实现小鼠全身神经系统微米级高清成像 (2025-07-12)
- 民泰医药全面升级:2025年搬迁新址,打造中药智能化生产新标杆 (2025-07-11)
- 第一次为爱鼓掌要做好准备!快男备好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 (2025-07-11)
- 《Science》刊发上海六院与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联合成果: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致死性遗传性脑白质病的有效性及其核心机制 (2025-07-11)
- 青海首批外乡产3D打印医疗东西获批上市 (2025-07-11)
- 全国药品运营监管任务会暨“清源”行为推动会召开 (2025-07-11)
- 软骨发育不全等86个常见病病种诊疗指南宣布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