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抗感染药物医院用药首位地位无变化

抗感染药物医院用药首位地位无变化

 

  医院用药被称为药品使用的第一终端,目前用药量约占全国的75%-80%左右,所以,对样本医院用药研究仍将是医药市场分析的重点。

 

  新医改政策以及系列配套政策的推出,尤其是基本药物制度出台后,医药市场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去年10月召开的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国药控股高级顾问干荣富曾预测2009年度样本医院购入药品的增长率约22.01%,总金额达725.70亿元。而现在得出的准确数据增长率为21.98%,购入总金额为723.6亿元。可见与预测数所差无几。

   

  从本期开始,本版特别邀请了干荣富老师对全国22个城市410余家样本医院2009年的用药情况作系列分析,试图从用药结构、领先品种、领先品种的供应商构成、进口医药等方面展开分析与讨论,以探讨样本医院的用药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数据取自中国药学会样本医院用药数据库及上海医工院PDB数据库)。

   

  据统计数据,2009年全国样本医院购入医药总金额的增长幅度低于2008年度约2.8个百分点,究其原因是由于去年上半年出台新医改政策后,许多医院持观望的态度,不敢贸然多储备药品,使2009年上半年度的增幅跌入近3年的低谷,只有18.08%。所有大类中,仅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感觉系统药物;抗寄生虫药、杀虫剂和驱虫剂;原料药及非直接作用于人体药物等非主要类目的药品增幅大于上年度。

   

  但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GDP的增长、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临床治疗水平快速发展等刚性指标,导致医院用药金额逐年上升。而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性疾病用药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小康与快节奏,导致消化系统疾病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增加,而治疗水平的提高使一些以前望而生畏的肿瘤疾病能得到治疗,这些因素引致医院用药结构中相应大类的药品使用比例高居不下。

   

  医院用药分成医药15大类,使用领先的依旧是全身用抗感染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抗肿瘤药和免疫调节剂、消化系统及代谢药、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及神经系统药物,约占全部金额86.94%的份额。抗感染药物所占总金额份额连年下降,这说明国家对临床滥用抗生素现象加强监管取得了成效。抗肿瘤药和免疫调节剂的增幅虽达24.86%,但是从2005年以来呈下滑趋势,这并非抗肿瘤药用得少和没有好品种的缘故。

   

  据了解,主要是由于医院用药总量控制与医保用药总量控制的原因,造成部分处方外流到一些医院旁的“合办药房”或一些医药代表手中,这是造成该类药在医院用药统计出现增幅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实际用量并未减少;而其中的免疫调节剂,则是由于近几年器官移植来源少而且控制得比较严格,造成这类药的增幅呈下降趋势,但仍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