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钟杀菌99.99% 领和含氯空气杀菌消毒喷雾抗击气溶胶传播 |
![]() |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对于病毒传播途径的描述,除“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外,新补充了“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此前,已有多篇国际期刊论文研究了其他呼吸道病毒的气溶胶传播情况。那么,什么是气溶胶?什么情况下病毒会通过气溶胶传播并感染健康人?公众如何防护?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气溶胶实验室负责人要茂盛教授近日接受专访,解答了相关问题。
什么是气溶胶?什么情况下气溶胶会传播病毒?
要茂盛:气溶胶指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颗粒直径一般小于100微米(0.1毫米),我们熟悉的PM2.5就是一种气溶胶。病毒气溶胶是生物气溶胶的一种,生物气溶胶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病毒、细菌、真菌、花粉以及其他来自生物的副产物等。飞沫其实也是生物气溶胶的一种,只不过来源于人,人呼出来的是高湿度的生物气溶胶颗粒。如果是病人呼出的气溶胶,可能包括病毒等多种病原体。
现在是否有证据证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国际上有已发表的论文对此做过研究吗?
要茂盛: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大家还在研究与推测中。目前没有直接实验证据表明该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感染健康人,但在封闭和半封闭狭小空间内气溶胶传播感染应该与飞沫传播感染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此前国内外就有很多学术论文研究了其他呼吸道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情况。比如,2004年中国香港学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分析香港淘大花园多人集中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毒的案例,推断病毒是通过楼宇间的气溶胶传播。此外,还有学者发表论文,利用雪貂研究了禽流感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能力。
如果在不通风的环境要当心“气溶胶”
不通风的环境中,包含病毒的气溶胶会在空气中停留很久。比如,患者乘坐电梯后,电梯中就会有病毒的气溶胶,而由于空气流通较差,如果健康的人随后进入电梯,传染风险会增加。所以,进入电梯的人都建议佩戴口罩,不能因为电梯里面只有一个人就不戴。与喷嚏、咳嗽、说话相比,病毒携带者的正常呼吸是最温和的活动,但也是最防不胜防的。在呼吸的时候,肺部在做大量、长时间的雾化,并且雾化的颗粒极小。病毒携带者哪怕不咳嗽、不打喷嚏,也可能悄无声息地不间断地释放含病毒的气溶胶。
如何防范气溶胶传播

领和含氯消毒杀菌喷雾(加强型)
衡水市领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出品的领和牌含氯消毒喷雾,采用C12-16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聚六亚甲基双胍盐酸盐、苯扎氯铵等杀菌成分,可以在如电梯、车内等密闭空间内,两分钟杀菌99.99%,有效抗击气溶胶传播。并且该喷雾不含酒精成分,所以不用担心密闭空间杀毒时明火静电等引起的爆炸燃烧。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立秋养生要注意“三防一养”,避开这些常见误区 (2025-08-08)
- 国家卫健委:警惕“秋老虎”和换季健康谣言,养生莫信“偏方” (2025-08-08)
- 专家解读:强降雨后,如何预防传染病发生 (2025-08-05)
- 保卫人体“化工厂” 专家呼吁推动肝病早筛早治 (2025-08-04)
- 广东一周新增70例登革热病例 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 (2025-07-31)
- 中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 无人传人迹象 (2025-07-24)
- 急诊专家提醒:中暑急救,这些步骤至关重要 (2025-07-22)
- 广东疾控: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 发现的病例均为轻症 (2025-07-22)
- 暑期就诊高峰背后:运动不足成多种儿童疾病“共因” (2025-07-21)
- “三伏贴”究竟应该怎么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别提醒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