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例超高难度双肺移植手术获成功 |
![]() |
有这样一批“逆行者”,他们在武汉征战22天,成功完成两例新冠肺炎终末期患者的双肺移植,这标志着我国对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更是向世界展示出了肺移植的“中国实力”,以及提供了“中国经验”。5月9日,刚刚回到无锡的国务院联防联控医疗救治肺移植专家组组长、国际肺移植专家陈静瑜教授,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独家采访说,“这两例都属危重症患者,尽管当时难度很大,风险也很高,但通过我们团队完善的各项术前准备和术后管理,目前病人康复良好。”为两例世界上使用ECMO时间最长患者实施肺移植记者了解到,此次肺移植救治工作是在国家卫健委直接领导下,由全国相关领域专家会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相关专家,在术前反复讨论评估新冠肺炎转阴晩期肺纤维化危重症病人,并严格筛选出合适受者,供体分配更是严格在国家网络分配下进行的。陈静瑜告诉记者,此次两例新冠肺炎终末期患者的双肺移植,不同于普通肺移植,调集全国顶尖的专家力量援助。双肺移植分别于4月20日、24日进行,难度难以想象,两位病人在术中及术后均出现大量失血,通过肺移植专家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排除困难,病人转危为安。用相关专家团队成员胡春晓教授的话来说,“新冠肺炎核酸转阴者终末期肺移植手术麻醉时对凝血、心功能的要求更高,是一次成熟技术在新领域的艰难探索。因此,我们作为医者尽心尽职尽责尽力,积极开展救治工作。”4月20日完成的第一例双肺移植,患者65岁,上呼吸机+ECMO长达62天。术后44小时,患者成功撤下ECMO,度过了术后最危险的60个小时,后又接连闯过移植后抗排异等多重险关。目前,患者神志清醒,病情稳定,胸片清晰,移植肺氧合良好,术后肌力已由0级恢复到3级。4月24日完成的第二例双肺移植,患者54岁,上呼吸机+ECMO已有72天,创下世界纪录。这例双肺移植手术,专家们用5个半小时完成。此后,又克服了术后渗血、感染、休克、心功能不全等重重困难。“这两例新冠肺炎终末期患者的双肺移植手术,都是目前世界上实施肺移植手术前,使用ECMO人工肺时间最长的受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黄曼教授说,这对重症监护团队的术后管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充分体现出我国多学科协同作战的能力在专家们眼里,细节决定成败。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打击、凝血功能紊乱、液体管理、继发感染、免疫功能紊乱、排异……面对一重重的险关,每一个决策都可能使病情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因此,救治过程中,必须核对每个环节,并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前准备应对策略,尽可能做到万无一失,让病人度过术后一系列险关。“我们救治肺移植专家组抵达武汉后,就立即投入紧张工作,率领的重症监护团队深入ICU,评估并照护患者,完善各项术前准备。“陈静瑜说。“每一例手术下台,我们都是浑身湿透。但结束当天,专家组全体队员还是‘全副武装‘24小时在手术室值班,全程指导并参与患者的救治工作。”陈静瑜说,尤其是第二例手术,因为患者病情复杂,手术当天团队全体吃睡在手术室,在手术室坚守了近48小时。在22天的救治过程中,陈静瑜和团队成员每天奔波近百公里,在武汉两家医院来回查房,指导并参与救治,一旦出现病情变化,不管多晚,随叫随到。可以说,两次手术,充分体现出我国肺移植、心外、胸外、重症医学等多学科协同作战的能力。“此次肺移植救治工作,我们向社会展示了医护人员对危重症病人救治的决心,对病人永不放弃的精神,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爱心器官捐献,凸显了我国成熟的肺移植技术。新冠非移植患者的康复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目前尽管两例病人康复良好,后续专家组仍将与武汉医护人员一道,做好病人的后续管护工作。“陈静瑜说。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家肺移植专家组队员核酸检测全部阴性,再一次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8日,陈静瑜和团队成员离开武汉前,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回到无锡,他们正在接受隔离医学观察。一周后经体检,再回医院上班。(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自然·医学》:世卫组织最新预警!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万会患胃癌,76%归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2/3发生在亚洲 (2025-07-09)
- 精鼎医药宣布两位 FDA 权威专家加入我司咨询团队,进一步增强监管事务、医学及 AI 领域专业实力 (2025-07-08)
- Mater Today Bio:干细胞球联手纳米颗粒水凝胶精准改善糖尿病创面环境,加速伤口愈合新突破 (2025-07-08)
- J Anim Sci Biotechnol研究揭秘美味密码:益生菌联手重塑肠道菌群,经肠-肌轴提升猪肉鲜味与品质 (2025-07-08)
- Science: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2025-07-07)
- 《自然》子刊:刷新认知!哈佛团队发现,乙肝病毒自身或不致肝癌,但会增强致癌物的作用 (2025-07-07)
- 《科学》子刊:科学家揭示帕金森病中不同的发病轨迹,或为定义亚型和治疗靶点提供新见解! (2025-07-07)
- 《细胞》破解常见痴呆的治疗难题!“老药新用”有望恢复大脑功能 (2025-07-07)
-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4篇Cell论文:高度血管化的肺/肠道类器官;修复血管性痴呆;自身免疫病新疗法;同义突变调控性状 (2025-07-07)
- 内蒙古安迪科同位素诊疗药物生产中心举行奠基仪式 (2025-07-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