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学家们在miRNA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
![]() |
microRNA(miRNA)在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中都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但对于精子发生过程中小RNA表达的种类、调控规律及其演化却知之甚少。吴立刚研究组分离纯化了小鼠精子生成过程中几个关键时期的生精细胞,并利用自主建立的微量小RNA深度测序技术绘制了小RNA表达谱。研究发现miRNA和piRNA是小鼠精子发生过程最主要的两类小RNA,二者的表达量在整个精子生成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动态变化。从精原进入减数分裂时期,一个位于X染色体上的miRNA家族的表达量显着增加,在细线期高达miRNA总量的70%,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spermiR (spermatogenesis-related miRNA family)。
【5】
doi:10.1007/s00401-018-1880-5
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越来越流行的神经变性疾病,其常常会侵蚀患者大脑的记忆和其它认知功能,尽管此前研究人员发现了该病的主要生物学特性:β淀粉样斑块和tau缠结(tau tangles),但对这种复杂疾病的治疗研究人员一直难以捉摸。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cta Neuropathologica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调查了一种参与阿尔兹海默病tau蛋白病变过程中的特殊分子的功能,研究人员重点对miRNAs分子进行了研究,其作为基因表达的调节子,能够结合并且破坏编码蛋白质的信使RNAs分子,研究者发现,某些miRNAs能表现出神经保护效应,通过补充miRNAs分子或许就能有效治疗tau病变。
研究人员主要对miR-132分子进行了研究,此前研究表明该分子在阿尔兹海默病和其它tau病变疾病中处于下调状态,本文中研究者对啮齿类动物模型和人类神经元细胞进行研究发现,miR-132似乎能够保护其免于毒性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损伤。miR-132分子似乎是一种保护神经元细胞健康的主要调节子,同时其也能作为一种新型靶点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新型疗法。
图片来源:endehoy.com
【6】
doi:10.1038/s41419-018-0759-7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在癌症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关于lncRNA SNHG7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仍然较少,该分子如何参与结直肠癌进展仍然不清楚。来自大连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对lncRNA SNHG7在结直肠癌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上。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SNHG7的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显著上调,特别是在一些恶性程度更高的病例中。与之相一致的是,SNHG7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正常的结肠细胞。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SNHG7的过表达能够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而在缺少SNHG7的情况下癌细胞的侵袭和存活能力受到显著抑制。
【7】血管新生研究取得进展
doi:10.1038/s41388-017-0089-8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Oncoge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miRNA调控乳腺癌血管新生功能与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该研究揭示了受缺氧应激诱导的miR-153通过下调HIF1α/VEGFA信号通路而抑制乳腺癌的血管新生。
实体瘤的生长依赖于血液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因肿瘤细胞具有增殖快速且不受调控的特点,在实体瘤内部极易出现缺氧微环境。为应对缺氧压力,肿瘤细胞通过激活HIF1α/VEGFA信号通路而促进肿瘤内血管新生,因此通过靶向该信号通路而将肿瘤的发展阻断在血管新生的早期,则能有效抑制实体瘤的生长、侵袭、以及转移。MiR-153是一个古老且进化保守的miRNA分子,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扮演着肿瘤抑制因子的角色。前期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可以诱导miR-153,从而抑制KLF5转录因子表达来抑制乳腺癌。但对于miR-153在肿瘤中表达调控机制,以及该miRNA分子在调控细胞活性中的功能和机制尚未完全清楚。
【8】
doi:10.1038/nature21365
脂肪细胞不仅仅是存在于体内的脂滴,它们也释放激素和其他的信号蛋白,从而影响着多种组织。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瑞士和巴西的研究人员鉴定出脂肪细胞运送一类被称作微RNA(microRNA, miRNA)的小分子RNA的途径,而且所运送的miRNA有助调节其他的器官,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研究者表示,这一机制可能有潜力让人们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这项研究提示着利用脂肪细胞开发出的基因疗法可能有助治疗肝脏或其他器官中的代谢病、癌症或其他疾病。利用小鼠和人细胞作为实验对象,Kahn和他的研究团队研究了miRNA的作用。作为一类小分子RNA,miRNA不能表达蛋白,但是能够调节其他的表达蛋白的RNA。体内的所有细胞都产生miRNA,而且已知一些miRNA可能是由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的。然而,一旦它们进入血液,它们到底发挥什么作用一直充满争论。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自然·医学》:世卫组织最新预警!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万会患胃癌,76%归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2/3发生在亚洲 (2025-07-09)
- 精鼎医药宣布两位 FDA 权威专家加入我司咨询团队,进一步增强监管事务、医学及 AI 领域专业实力 (2025-07-08)
- Mater Today Bio:干细胞球联手纳米颗粒水凝胶精准改善糖尿病创面环境,加速伤口愈合新突破 (2025-07-08)
- J Anim Sci Biotechnol研究揭秘美味密码:益生菌联手重塑肠道菌群,经肠-肌轴提升猪肉鲜味与品质 (2025-07-08)
- Science: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2025-07-07)
- 《自然》子刊:刷新认知!哈佛团队发现,乙肝病毒自身或不致肝癌,但会增强致癌物的作用 (2025-07-07)
- 《科学》子刊:科学家揭示帕金森病中不同的发病轨迹,或为定义亚型和治疗靶点提供新见解! (2025-07-07)
- 《细胞》破解常见痴呆的治疗难题!“老药新用”有望恢复大脑功能 (2025-07-07)
-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4篇Cell论文:高度血管化的肺/肠道类器官;修复血管性痴呆;自身免疫病新疗法;同义突变调控性状 (2025-07-07)
- 内蒙古安迪科同位素诊疗药物生产中心举行奠基仪式 (2025-07-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