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同病同价”!全国DRG付费变革加快落地

“同病同价”!全国DRG付费变革加快落地

  医药网9月21日讯 武汉版DRG落地,77家机构“同病同价”

 

  据《长江日报》报道,近日,武汉市召开按疾病诊断相干分组(DRG)付费国度试点调研座谈会。会上泄漏,到2020岁尾,武汉市77家DRG付费试点医疗机构将按病组“打包”付出停止清理,并在10月开端试运转。

 

  不断以来,传统的“按项目付费”方法被以为是招致过度医疗、年夜处方的主要缘由之一,在糜费医疗资本的同时也减轻了老庶民就医担负,呼吁变革的声响不时。

 

  客岁5月,国度医保局颁布了疾病诊断相干分组(DRG)付费30个国度试点城市名单,武汉位列个中,作为试点城市中较早进入实践付费阶段的城市之一,同济、协和、省国民病院和武年夜中南病院“四年夜家”在内的57家三级医疗机构、16家二级医疗机构、具有住院前提的4家一级医疗机组成为武汉第一批试点医疗机构。

 

  据悉,“武汉版”DRG付费分组计划在完整基于国度细分组规矩下,对武汉当地细分组计划停止了优化,构成651个DRG组,总体入组率到达97.7%,分组效能和分歧性到达或超越国度请求。

 

  DRG落地后,武汉市病院的住院免费方法将由传统“按项目收付费”的后付费轨制慢慢向以DRG为主和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多种付费方法相联合的预付费轨制改变。

 

  武汉市医保局相干担任人表现,将来,武汉还将进一步扩展试点规模,对全市一级、二级、三级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片面履行DRG实践付费。

 

  全国一盘棋,DRG付费遍地开花

 

  早在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根本医疗保险付出方法变革的指点看法》,就提出履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付出方法。

 

  2018年12月10日,国度医疗保证局宣布《关于申报按疾病诊断相干分组付费国度试点的告诉》,提出经过DRGs付费试点城市深度介入,制订并完美全国根本同一的DRGs付费政策、流程和技巧尺度标准,构成可自创、可复制、可推行的试点结果。

 

  2019年6月,国度医保局等四部分结合印发《按疾病诊断相干分组付费国度试点城市名单的告诉》,肯定了北京、天津、邯郸市等30个城市作为疾病诊断相干分组(DRG)付费国度试点城市,确保2020年模仿运转,2021年启动实践付费。

 

  随后,包含30个试点城市在内,一批城市都放慢了DRG付费形式落地的措施,本年下半年,DRG付费形式(拟运转)更是开端在全国“落地开花”。

 

  9月16日,湖南省医保付出方法变革学习会暨DRG付费变革试点模仿运转启动典礼在郴州举办,意味着湖南省试点城市也开端进入DRG付费模仿运转阶段。

 

  8月27日,西安市当局申报了医疗保证变革立异情形。会上泄漏,DRG付费行将在6家分歧类型试点病院模仿运转,配套政策变革已完成175种病种按病种付费、7种按床日付费、6种日间手术付费,医保付费效益分明晋升。

 

  8月23日,《六盘水日报》报道了本地DRG任务的停顿,作为贵州省独一试点城市,今朝六盘水明白了医保、试点医疗机构落第三方贸易保险经办机构等15家变革部分任务义务和完成时限,此外,同一医保版疾病和手术编码、进级改革信息扶植等任务也在有序推动中。

 

  8月18日,临沂市疾病诊断相干分组付费(DRG)省级试点任务正式启动。作为山东省首批肯定的十个省级试点城市之一,临沂市肯定了4家首批试点病院,DRG付费零碎的信息化扶植也在停止中。

 

  此外,哈尔滨、镇江、湘潭等一年夜批国度试点或省级试点城市都布置了各自的DRG变革筹划和工夫表,力争在国度规则的工夫节点启动实践付费。

 

  DRG付费形式将对病院、大夫影响深远

 

  从试点城市逐步铺开的势头上不好看出,DRG付费形式曾经开端进入实操阶段。而年夜家更为存眷的是,这种付费形式将给病院的运营、大夫的诊疗行动发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DRG付费形式下,医保部分不再依照患者在院的办事项目付出给医疗机构,而是依照病例所进入的诊断相干组的付费尺度停止付出,对医疗机构实施“超支不补、节余留用”。是以,病院若想取得更多红利,就要在推销、治理、用药等各个环节下降本钱。

 

  起首是推销环节,在DRG付费形式下,病院必需自动在推销药品和耗材时下降本钱;而在诊疗进程中,也请求大夫合理用药,不外度反省和医治,由于不用要的药品和医治所形成的本钱不再由患者买单,而是医疗机构本人承当。

 

  当然,一味节俭也不可,究竟包管患者平安和医治后果才是医疗机构生活的根本,在如许的前提下,就须要病院改良治理形式,优化人才构造,积极施行精密化治理,同时树立契合新礼服轨制的绩效治理方法,构成良性轮回。

 

  此外,医疗机构和大夫不克不及只“主动”承受政策,更应当介入医保政策的制订,学会与医保经办和治理部分感性博弈,为医疗从业人员和患者争夺更年夜的好处。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