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物不克不及吃了?这些谣言别信 |
![]() |
中国科协迷信造谣平台与中国食物迷信技术学会近日独特宣布了“2020年食物平安与安康谣言榜”,对十个谣言进行造谣。
针对迩来"大众对冷链食物的担忧,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度食物平安危险评价中间总参谋陈君石指出,新冠肺炎是呼吸道沾染病,不是食源性疾病。虽然中国有证据标明,新冠肺炎的传达路径,除了人传人以外,还能够物传人,但关于消费者来讲,这种感化的机遇十分小;今朝为止,还没有消费者因为购置、制备被净化的食物而产生感化的报道。搬运出口货品的工人,要是预防步伐不到位,通过物传人而被感化的机遇较年夜。
中国食物迷信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国度食物平安危险评价中间副主任李宁也表现,新冠病毒能够对食物及其包装形成净化,是以对食物全家当链的平安提出了更高的卫生要求。出口冷链食物及其包装能够成为远间隔跨境运输携带并传达新冠病毒的载体,是以疫情防控要侧重增强关隘前移,在强化泉源节制的同时,相关食物临盆运营者应严厉落实疫情防控主体义务,做好“人”“物”同防。
谣言1 冷链食物外包装发现新冠活病毒,看来不克不及再吃冷冻食物了。
假相:正轨渠道购置的正常冷冻食物可以食用。截至今朝,环球8000多万例确诊病例,并没有发现由于间接食用冷冻食物而惹起的感化。
谣言2 恢复乳没养分是“假牛奶”。
假相:恢复乳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乳成品质料,并非“劣质产物”,其异样可认为人体提供卵白质和钙等养分素。
谣言3 泡发食品都很风险,都邑形成米酵菌酸中毒。
假相: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在特定温度和成长前提下才会发生的小分子毒性代谢产品。家庭泡发谷物自发酵食物、蜕变鲜银耳和蜕变薯类食物是容易招致此类中毒的次要食物。
谣言4 吃冷冻肉无害安康。
假相:正轨临盆的冷冻肉颠末严厉的尺度和临盆法式,平安有保障。其冻结后,除了养分身分会有少许损失,其他食用品质简直没有影响。
谣言5 加食物增加剂的零食都是不安康的。
假相:依照食物平安国度尺度的相关要求使用食物增加剂,不会影响人体安康。
谣言6 速冻食物没有养分。
假相:速冻食物是中国传统食物工业化的低劣载体,是采取速冻的工艺临盆,在冷链前提下进入贩卖市场的食物,其特征是应用高温最年夜限度保管食物的原有品质。
谣言7 生乳尺度低,以是奶味变淡了。
假相:《食物平安国度尺度生乳》实用于生乳,不实用于即食生乳。“奶味”是客观因素,不克不及作为掂量产物质量的指标,不影响产物的养分。
谣言8 国产食盐里的亚铁氰化钾有毒。
假相:亚铁氰化钾是我国食用盐中许可增加的一种抗结剂,在惯例烹调前提下不会发生氰化钾。依照相关规则在食用盐中合理使用亚铁氰化钾,不会对人体安康形成危害。
谣言9 食用隔夜菜会招致肾衰竭。
假相:隔夜菜密封后冷藏较短光阴食用不会对安康形成危害,但产生腐烂蜕变的隔夜菜则不行再食用。只管即便“按需过量制造,防止剩饭剩菜”。
谣言10 塑料包装的食物会引发癌症。
假相:许可用于食物包装的塑料都颠末严厉的平安性审查,食物使用契合国度尺度的塑料包装,不存在平安成绩。本报记者 张楠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面对阿尔茨海默病 如何抵御“脑中的橡皮擦”? (2025-04-07)
- 专家呼吁:多方聚力共促阿尔茨海默病早诊早治 (2025-04-01)
- 春季如何预防疾病?江西组织专家专业解答 (2025-03-21)
- 体重管理年来了!“小胖墩”如何“减负”? (2025-03-20)
- 出现这些症状需特别注意 别把花粉过敏当感冒! (2025-03-14)
- 春季谨防带状疱疹,专家支招科学预防 (2025-03-05)
- 世界肥胖日:儿童肥胖不止“肥胖”这么简单 (2025-03-05)
- 专家:合胞病毒感染危害不仅限于肺部 (2025-03-04)
- 中国疾控中心:春季这样守护校园呼吸道健康 (2025-02-28)
- 中疾控发布提示:2月需关注这些传染病 (2025-02-1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