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分刊:《饥饿》是肝癌治疗的新方向吗? |
![]() |
来源:奇点蛋糕2022-02-14 08:22
这年头,守口如瓶也能治病,就是饮食干预疗法。在这次饮食干预疗法中,模拟禁食饮食(FMD)是一个热点!FMD的特点是低水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相对高的脂肪,因此热量限制在标准饮食的50%或更少。近年来,许多动物实验证明,FMD能延长小鼠寿命,减少和延缓癌症的发生,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调节肠道菌群[1-4]。基于此,FMD医药研究
这年头,守口如瓶也能治病,就是饮食干预疗法。
在这次饮食干预疗法中,模拟禁食饮食(FMD)是一个热点!
FMD的特点是低水平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相对高的脂肪,因此热量限制在标准饮食的50%或更少。近年来,许多动物实验证明,FMD能延长小鼠寿命,减少和延缓癌症的发生,缓解疾病,调节肠道菌群[1-4]。
基于此,FMD药物的研发以及FMD等药物的联合治疗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便捷有效的策略。
不久前,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表明,FMD和——索拉非尼(一种治疗肝细胞癌(HCC)的靶向药物)在HCC的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
来自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Andreas Prokesch和他的同事发现,FMD不仅可以增强索拉非尼的疗效,还可以提高索拉非尼的耐药性,而这种协同作用依赖于肿瘤抑制基因的正常表达[5]。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我国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第二大死亡原因。在原发性肝癌中,HCC占75%-85%,是主要形式[6]。
索拉非尼是HCC常用药物,不能通过手术切除治疗。这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可延长总生存时间3个月。然而,不幸的是,由于耐药性问题难以克服,因此没有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的临床病例[7,8]。
因此,索拉非尼急需在HCC的治疗中找到新的出路。经济实惠、健康无污染的FMD无疑是联合治疗的好伙伴。
这一次,Prokesch和他的同事研究了索拉非尼和FMD的联合疗法。
首先,他们选择了对索拉非尼高度耐药的HCC细胞系HepG2,并将其皮下注射到小鼠体内(NMRI)。他们被随机分为四组进行不同的治疗,即安慰剂随机饮食组、安慰剂FMD组、索拉非尼随机饮食组和索拉非尼FMD组。
当用FMD喂养老鼠时,研究人员选择了5: 2的禁食计划(每周禁食2天),而不是每隔一天禁食一次。他们发现,尽管两种FMD疗法都能导致小鼠血糖水平和体重的短期下降,但如果给小鼠喂食5: 2的禁食方案,它们的体重将长期稳定。然而,隔天禁食喂养的小鼠体重呈不可逆的下降趋势。如果长时间治疗,老鼠可能会在好转之前就饿了。
治疗4周后,研究人员发现索拉非尼或FMD仅表现出肿瘤缩小的趋势,但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另一方面,联合治疗时,疗效叠加,索拉非尼对FMD小鼠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整体体重不受影响。
这表明FMD可能通过协同作用降低索拉非尼的耐药性。
Prokesch和他的同事还在体外培养了HepG2细胞系,结果表明,在模拟FMD的培养基中加入索拉非尼4小时后,信号已经增强。随着索拉非尼剂量的增加,HepG2细胞的活力下降,而细胞毒性和凋亡数目随着索拉非尼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结果在来自耐药性患者的HCC样器官的体外培养中再次得到证实。
总之,索拉非尼和FMD治疗HCC有协同作用,索拉非尼和FMD联合治疗可以解决HCC细胞的耐药性,提高疗效。
从机制上看,索拉非尼是一种非典型的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会破坏癌细胞的氧化磷酸化(OXPHOS)过程,将癌细胞转化为无氧呼吸,并通过增强糖酵解提供能量[9,10](即Warburg效应[11])。
糖酵解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在HepG2细胞的体外实验中,Prokesch及其同事发现,索拉非尼治疗后癌细胞的活性会随着葡萄糖剂量的增加而逐渐恢复。当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为3毫米时,细胞活力没有提高。当葡萄糖添加到5毫米时,大约50%的癌细胞恢复了活力。
在小鼠异种移植实验中,他们发现FMD喂养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降低到3 mm左右,这说明FMD足以将体内血糖降低到一定水平,降低索拉非尼后HCC细胞的存活率。
简单来说,索拉非尼阻断了HCC细胞的有氧呼吸,并将其转化为糖酵解。FMD将导致HCC细胞糖酵解,没有糖可用,从而与索拉非尼联手将HCC细胞推向死胡同。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FMD不仅能降低血糖,还能阻断AKT/mTOR信号通路,增加HCC细胞对索拉非尼的敏感性。
值得注意的是,p53可以通过调节葡萄糖转运蛋白和促凋亡蛋白的表达在FMD索拉非尼的协同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
当HepG2细胞中的p53基因被敲除时,FMD和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的“合胞攻击”将无效,并且不会显著降低细胞活力或增强细胞毒性。一旦p53被重新表达,FMD可以增加HepG2细胞对索拉非尼的敏感性。(100yiyao.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标注“来源:百医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均属于百医网网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百医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本网站所有转载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不代表本网站的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在随时阅读、评论、分享百医网APP。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J Hematol Oncol:突破T细胞白血病治疗瓶颈——双靶点CAR-T细胞有望带来新希望 (2025-07-09)
- 《自然·医学》:世卫组织最新预警!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万会患胃癌,76%归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2/3发生在亚洲 (2025-07-09)
- 精鼎医药宣布两位 FDA 权威专家加入我司咨询团队,进一步增强监管事务、医学及 AI 领域专业实力 (2025-07-08)
- Mater Today Bio:干细胞球联手纳米颗粒水凝胶精准改善糖尿病创面环境,加速伤口愈合新突破 (2025-07-08)
- J Anim Sci Biotechnol研究揭秘美味密码:益生菌联手重塑肠道菌群,经肠-肌轴提升猪肉鲜味与品质 (2025-07-08)
- Science: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2025-07-07)
- 《自然》子刊:刷新认知!哈佛团队发现,乙肝病毒自身或不致肝癌,但会增强致癌物的作用 (2025-07-07)
- 《科学》子刊:科学家揭示帕金森病中不同的发病轨迹,或为定义亚型和治疗靶点提供新见解! (2025-07-07)
- 《细胞》破解常见痴呆的治疗难题!“老药新用”有望恢复大脑功能 (2025-07-07)
-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4篇Cell论文:高度血管化的肺/肠道类器官;修复血管性痴呆;自身免疫病新疗法;同义突变调控性状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