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在影响我们的决策?”中国脑规划师在线讨论决策的神经机制 |
![]() |
来源:天桥脑科学研究院2022-04-29 17:33
在圆桌讨论中,主持人和三位嘉宾主要讨论了动物决策模型的设计、如何将更复杂的运动机制融入决策研究、如何将动物试验结果与人类决策模型对接、人工智能如何帮助决策机制研究等问题。
2022年4月22日,由天桥与克里斯陈研究院(TCCI)下属科学媒体举办的第九届TCCI提问研讨会成功举办。四位科学家围绕决策的神经机制进行了在线圆桌讨论。本次会议由伦敦大学学院Sainsbury Wellcome中心研究组组长段春雨主持。中国脑计划Choice项目组三位成员,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万晓红,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许宁龙、杨天明参加了讨论。
万晓红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决策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围绕决策领域近期的新进展,包括决策机制的构建与连接、决策与自我监控以及元认知的新进展。
许宁龙研究员以知觉选择的神经回路机制解锁决策认知黑箱给出报告。他为我们介绍了神经研究中物理、化学等现代科学的发展,启发人们从微观层面认识神经机制,通过新技术验证神经回路算法。
杨天明研究员向我们介绍了在选择的神经机制研究中目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报告指出,我们需要找到一个统一的神经选择机制的理论框架,以便将感性选择与价值选择结合起来。进一步探索高等选择函数的神经机制原理;同时也阐述了当前决策研究进展中遇到的几个主要挑战。并提出了今后如何探索促进决策机制进步的途径。
在圆桌讨论中,主持人和三位嘉宾主要讨论了动物决策模型的设计、如何将更复杂的运动机制融入决策研究、如何将动物试验结果与人类决策模型对接、人工智能如何帮助决策机制研究等问题,并在线回答了观众的进一步提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多佐剂新抗原疫苗,在癌症患者中激发强效免疫 (2025-07-12)
- 全球首创:国产破伤风新药登上医学顶刊Nature Medicine (2025-07-11)
- Nat Aging:炎症衰老或是人类工业化生活方式的“隐形杀手”! (2025-07-11)
- 化疗腹泻不用愁!BMC Med:灭活脆弱拟杆菌显神通,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守护肠道健康,为癌症治疗添助力 (2025-07-11)
- 复旦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2025-07-11)
- Nature子刊:于杰团队等揭示人源牛磺酸转运蛋白TauT的二聚化和底物识别机制 (2025-07-11)
- Environ Sci Technol:污水处理厂排出的“隐形杀手”——纤维与碎片微塑料成抗生素耐药基因载体,加剧水环境健康风险 (2025-07-10)
- 不抽烟,为什么会得肺癌?Nature:科学家揭秘空气污染如何促进非吸烟人群肺癌的发生 (2025-07-10)
- 江南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2025-07-10)
- 赛多利斯推出 iQue® 5 高通量流式细胞分析仪:快速、灵活、智能,重构高通量筛选体验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