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哈佛团队破解百年难题,AI设计出首个可溶性Notch激动剂,实现T细胞高效制造与免疫增效 |
![]() |
Notch 信号通路是一种进化上最保守的信号通路之一,在免疫细胞、神经元、血管内皮细胞、心肌细胞以及其他细胞谱系中是关键的发育命运决定因子,尤其是T 细胞的发育和功能。
在体外从祖细胞/干细胞分化生成许多细胞类型都需要激活 Notch 信号通路。然而,在实验室中模拟这种高度机械性、依赖接触的信号通路,一直是个巨大的挑战。
2025 年 8 月 1 日,哈佛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George Daley团队联合诺奖得主、蛋白质设计先驱DavidBaker教授,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了题为:Design of soluble Notch agonists that drive T cell development and boost immunity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利用DavidBaker教授团队开发的 AI 蛋白设计工具Rosetta,成功设计生成了全球首个可溶性 Notch 激动剂,这种可溶性蛋白能够在悬浮培养中模拟Notch 信号通路的激活,实现了 T 细胞高效分化,并显著增强了 T 细胞功能及其抗肿瘤免疫,为可扩展、精准控制的 T 细胞疗法打开了新的大门。
研究团队表示,AI 驱动的蛋白质从头设计,是一项广泛适用的平台技术,该研究利用这种技术从头设计了可溶性 Notch 激动剂,它们有助于实现在悬浮培养体系中大规模生产 T 细胞,还能在体内给药后增强 T 细胞功能和抗肿瘤免疫。
免疫疗法的 卡脖子 难题
在癌症治疗与免疫重建领域,T 细胞疗法被誉为 活的药物 。但长期以来,大规模生产功能性 T 细胞依赖于复杂的人工环境:干细胞必须在特殊培养皿或微珠表面接触 Notch 信号蛋白才能分化为 T 细胞。然而,这种 贴壁生产 模式成本高昂、难以规模化,成为制约 现货型 T 细胞疗法落地的瓶颈。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哈佛医学院的George Daley团队与蛋白质设计先驱David Baker教授团队合作,设计出了全球首个可溶性 Notch 激动剂,首次在悬浮培养中实现 T 细胞高效分化,并显著增强了T 细胞功能及其抗肿瘤免疫。
该研究的核心突破在于利用 AI 蛋白质设计,破解 Notch 信号通路的 机械力激活 难题,让免疫细胞在液体培养中自由发育。
百年谜题:为什么 Notch 信号通路难以 人造 ?
Notch 信号通路是进化上最保守的信号通路之一,控制着免疫细胞发育、血管生成等核心过程。特别之处在于,Notch 受体激活需要物理拉力 就像拔河一样,只有相邻细胞表面的配体(例如 DLL4 蛋白)拽动 Notch 受体,才能触发信号转导。
传统可溶性蛋白因无法提供机械力,反而会阻断信号。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只能依赖 细胞贴壁 或 微珠负载 方式模拟这种细胞接触,严重制约了应用。
破局关键:AI 设计的 分子钳
研究团队另辟蹊径,既然天然配体通过多聚化牵拉受体,能否设计人工多聚体模拟这一过程?
他们利用David Baker教授团队开发的 AI 蛋白质设计工具 Rosetta,设计了 9 种不同几何结构的多聚体支架,并通过 SpyTag/SpyCatcher 分子胶技术将 Notch 配体 DLL4 精准组装其上。结果显示,三聚体结构 C3-DLL4 可在悬浮培养液中促使细胞相互靠近,形成 免疫突触 并激活 Notch 信号。其效力超越二聚体等其他结构,媲美传统贴壁培养。
研究团队进一步解析了其作用机制:
低浓度时,C3-DLL4 像 双面胶 一样桥接细胞,受体聚集于接触面;
细胞运动产生机械力,触发 Notch 裂解激活;
高浓度时因 钩状效应 抑制成簇,需精准调控剂量。
应用一:悬浮式生物反应器量产 T 细胞
传统工艺中,祖细胞/干细胞贴附于 DLL4 包被的培养皿,分化耗时 4 周,扩增效率低。而在这项研究中,将脐带血祖细胞或人诱导多细胞(iPSC)置于含 C3-DLL4 的悬浮生物反应器中,这些细胞会自由分化发育为 T 细胞前体,并进一步成功分化为成熟的 CD4+/CD8+ T细胞。
核心优势:
产量提升:每微克 DLL4 生成的 T 细胞数量提高 3 倍;
成本降低:摆脱了昂贵贴壁培养系统;
自动化潜力:适配 3D 生物反应器,为 现货型 CAR-T 细胞的生产铺平了道路。
应用二:免疫增效剂
更令人振奋的是,C3-DLL4 在体内同样高效!小鼠体内实验显示
静脉注射后,胸腺 T 细胞中 Notch 靶基因 Hes1 表达提升 3 倍;
联合卵白蛋白疫苗后,抗原特异性 CD4+ T细胞扩增超 2 倍;
抗体类型向免疫增效型 IgG2c转换,预示更强抗肿瘤免疫潜力。
这意味着,未来或可开发 Notch增效剂 ,提升癌症疫苗以及感染预防的效果。
未来蓝图: 智能配体 平台
研究团队进一步设计了升级版 C515H-DLL4,其刚性臂延长了配体间距,使 T 细胞分化效率首次超越传统贴壁法。这标志着 可溶性 Notch 激动剂 迈向应用阶段。
该 智能配体 平台价值:
可替换不同配体(DLL1/JAG 等),定制组织特异性信号;
拓展至神经/血管再生领域,推动类器官培养变革;
与 CAR-T、双特异性抗体联用,打造下一代免疫疗法。
该研究利用 AI设计的这些蛋白是完全合成且可溶的,与传统的配体展示系统相比,在制造、储存和临床给药方面具有优势。这种平台方法可以改善 CAR-T 细胞制造、疫苗开发以及 T 细胞生成或功能受限的再生疗法。这也是首次证明能够使用从头设计的蛋白质来调控临床相关的复杂信号通路。
这项研究不仅破解了开发可溶性 Notch 激动剂的百年难题,更开创了 力学生物学药物 新品类。随着悬浮生产工艺的普及,T 细胞制造成本有望大幅降低,而新型疫苗佐剂的诞生或将重塑感染与肿瘤免疫治疗格局。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abstract/S0092-8674(25)00798-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11家创新药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 (2025-09-25)
- 自闭症社交障碍有破解之法?Nat Commun:大脑里的“社交激素”通路断了,激活受体就能修复 (2025-09-25)
- 不分时间“秒睡”,警惕这种被忽视的病!全球数十款新药加速冲刺,正在为患者点亮希望 (2025-09-25)
- 每月吃 1 片就能防 HIV ?PLoS Biol:一种新型HIV抗逆转录病毒口服药来了,长效还抗耐药 (2025-09-25)
- 益生菌来源 EVs 攻克脂肪肝!Front Immunol:无需活菌定植的“益生菌精华”,降肝酶、稳血脂还护肠道 (2025-09-25)
- 《自然》子刊:鼻腔菌群也能影响大脑!上海交大/上科大团队发现,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降解性激素介导抑郁行为 (2025-09-25)
- 老药新用!黄波团队发现碳酸锂可逆转肺纤维化,清除“瘢痕制造者”肌成纤维细胞 (2025-09-25)
- Cell:一种保护性涂层有望让通用型CAR-T细胞疗法成为可能 (2025-09-25)
- 原来植物也有“疗伤因子”!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丹参来源囊泡,让受损神经在大鼠身上“重连” (2025-09-25)
- 精鼎医药宣布任命 Rob Goodwin 担任公司首席运营官 (2025-09-2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