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易“中暑” 专家解读防治措施 |
连日来,南方多地持续高温。热浪来袭,多地已确诊多人中暑。什么是中暑?中暑的危害是什么?怎么预防中暑?记者就这些公众关心的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中暑其实是中暑的一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熊华伟告诉记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中暑三种。热痉挛的症状包括大量出汗、四肢痉挛等。热衰竭患者可出现头晕、乏力、低热、精神不振等。中暑患者的特点是高热39以上,燥热无汗,深度昏迷,持续高热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熊华伟介绍,随着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公众防范意识的增强,实际上近年来医院中暑患者在不断减少,但仍需警惕极端高温条件下中暑患者的增多,以及普通中暑患者因处理不当而发展为中暑患者。专家认为,室外作业人员、密闭空间高温作业人员以及一些产热强、散热弱的特殊人群,往往是中暑尤其是中暑的高危人群。
在专家看来,公众对中暑还有很多误解。
误区一:中暑很常见,不会危及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中暑、出汗是很常见的,往往想当然,继续在高温下工作。专家认为,普通中暑发展成中暑需要一个过程。比如中暑继续暴露在高温下,症状会加重。中暑一旦发展成昏迷,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误区二:中暑是小病,在家自我治疗就能治好。有些人中暑后习惯用一些局部的方法降温,比如刮痧。专家表示,对于一些症状较重的中暑患者,尤其是已经进入昏迷状态的患者,如果不及时送医,往往会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专家表示,应对中暑最重要的是迅速降温,尤其是中暑患者。如果发展成中暑,需要及时送医院治疗。医院会采取各种措施帮助患者实现体表和内脏的降温,并进行对症治疗。
未来几天,南方的高温天气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中暑是可以预防的。专家建议,除非必要,不要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远离高温环境,进行物理降温。如果症状严重,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儿童呼吸道感染进入高发期 如何防治? (2024-12-06)
- 气温下降 脑卒中风险加大 如何科学应对? (2024-12-05)
- 中国癌症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2024-12-02)
- 医生提醒:心衰需加强自我管理 早发现早治疗 (2024-11-27)
- 天冷降温,如何正确御寒?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该注意什么?专家提示 (2024-11-26)
- 儿童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时期 今年发病率略有下降 (2024-11-19)
- 中国疾控中心:科学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2024-11-18)
- 联合国糖尿病日说健康:远离“甜蜜的负担” (2024-11-15)
- 国家疾控局:儿童支原体肺炎这样防治效果好 (2024-11-13)
- 北方多地发病率上升,为何过敏性鼻炎患者越来越多? (2024-10-2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