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揭示驱动人类神经胶质瘤发生的非编码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子机制 |
![]() |
来源:100医疗网原创2022-10-20 16336001
西奈山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确定了预防和治疗人类胶质瘤的重要线索,相关研究成果可能为揭示胶质瘤背后的生物学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对于科学家来说,建立基因多态性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项挑战。近日,在国际期刊《科学》上发表的一篇名为《8q24驱动h1-突变胶质瘤形成的非编码单核苷酸切除》的研究报告中,西奈山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确定了预防和治疗人胶质瘤的重要线索,相关研究成果可能为揭示胶质瘤背后的生物学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研究人员发现,具有种系变化的rs55705857的DNA发生变化的动物模型,会比未发生变化的动物模型更频繁地发展为胶质瘤,且发展时间会缩短一半。除了脑瘤,这些发现还与其他癌症和疾病有关。罗伯特詹金斯(Robert Jenkins)医学博士表示,尽管我们对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内部的种系变化的生物学功能有着深刻的理解,但对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外部的种系变化的生物学功能仍知之甚少,这些种系变化会与细胞中的其他突变相互作用,加速肿瘤的形成。
图片来源: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j2890
基于对这一作用机制的最新理解,未来的研究有望帮助开发针对rs55705857变化的新的特殊疗法。这项研究提供了新的知识点,有助于临床医生在手术前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胶质瘤。研究人员推测rs55705857可能会加速低级别胶质瘤的发生,但他们对这种加速的程度感到非常惊讶。Schramek博士说,除了与癌症和其他疾病相关的基因之外,可能还有许多变化,可能有数千个,但只有少数作用机制可以理解。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使用现代分子/细胞生物学工具,科学家可能会分析这种变化的大部分机制;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约40%的低级别人脑胶质瘤患者可能具有致死性胶质瘤遗传倾向的机制。(100yiyao.com)
原始来源:
Connor Yanchus,Kristen L Drucker,Thomas M Kollmeyer等人,《科学》(2022年)。doi : 10.1126/科学. abj289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同时靶向PIKfyve和KRAS (2025-04-27)
- 2025Q1财报出炉:默沙东、罗氏、赛诺菲、BMS…… (2025-04-27)
- 老药新用,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或成为治疗急性脑损伤新策略 (2025-04-27)
- Cell:血管发育的隐秘剧本!科学家如何解码人体"生命运输网络"的建造密码? (2025-04-27)
- 科学家成功解码手部运动“神经地图” (2025-04-26)
- Nature重磅:我国学者破解孟德尔豌豆实验遗留的百年谜题 (2025-04-26)
- JAMA:疱疹疫苗防痴呆新证据!斯坦福大学分析10万余人7.4年随访数据发现,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与痴呆风险降低32.7%有关 (2025-04-26)
- Neuron:新研究发现新的帕金森病治疗靶点 (2025-04-26)
- JAMA重磅:我国肺癌筛查“高危”标准或需调整!中国科学家分析万名国人数据,发现按NCCN指南高危标准筛查肺癌漏检率可达81% (2025-04-26)
- 科研人员发现胆碱的多维神经保护机制有助于改善睡眠 (2025-04-2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