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揭示罗伯逊易位在牛属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
![]() |
罗伯逊易位又称着丝粒融合,是指两条近端着丝粒异源染色体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着丝粒染色体融合,形成一条中部或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罗伯逊易位是核型进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传统观念认为这种类型的核型进化会抑制减数分裂以及降低重组率,从而促进生殖隔离和物种形成。但是,物种内的罗伯逊易位多态现象表明其对生殖隔离和物种形成的影响有待商榷。
牛属物种中广泛存在着罗伯逊易位,其中Rob(2;28)(祖先2号染色体和28号染色体易位融合)在独龙牛中已固定下来。独龙牛是一种半野生半家养的珍稀牛种,栖息在高山陡坡环境中,具有十分优秀的攀爬能力,其肌纤维以细长著称,因与当地黄牛杂交频繁,种质资源受到了严重威胁。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和频繁的杂交历史为研究核型变化和罗伯逊易位提供了理想的研究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亚平学科组和云南大学动物遗传与分子进化省创新团队研究员李艳课题组等,在Molecular BiologyandEvolution上在线发表题为Large-scale chromosomal changes lead to genome-level expression alterations,environmental adaptation and speciation in the gayal (Bos frontali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利用二代、三代和HiC等测序技术,组装了独龙牛染色体水平基因组,从单碱基水平揭示了独龙牛Rob(2;28)的分子特征(图1)。基于牛属物种群体基因组数据,研究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遗传渗透分析等分析显示罗伯逊易位并未降低融合区域的重组率和遗传渗透程度(图2),而是形成了新的TAD结构域(图3)。同时,在原先的2号和28号染色体间发生了大量的远距离互作,染色质开放状态在融合区域也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大量富集在这两条染色体上的与肌肉性状相关的基因在独龙牛中产生了特异表达(图3)。这些罗伯逊易位引起的变化,连同基因组范围内肌肉相关基因的结构变异和表达变化(图4),可能导致了独龙牛肌肉性状的快速变化,从而可能使之适应山地环境。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独龙牛中的罗伯逊易位可能通过染色质三维结构重塑去改变易位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驱动生物学功能发生快速进化,促进物种对地理隔离的新栖息地的适应,进而引发物种形成,为深入理解核型进化和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委、昆明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的支持。

- 相关报道
-
- 《神经元》:复旦科学家发现自闭症新机制!左旋多巴或可让特定自闭症患者亚群获益 (2025-07-13)
- 皖医二附院成功救治一名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极危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2025-07-12)
- 默沙东百亿美元收购打开BD新风口,中国药企机会来了 (2025-07-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2025-07-1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新Cell论文,登上Nature头条,首次实现小鼠全身神经系统微米级高清成像 (2025-07-12)
- 民泰医药全面升级:2025年搬迁新址,打造中药智能化生产新标杆 (2025-07-11)
- 第一次为爱鼓掌要做好准备!快男备好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 (2025-07-11)
- 《Science》刊发上海六院与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联合成果: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致死性遗传性脑白质病的有效性及其核心机制 (2025-07-11)
- 青海首批外乡产3D打印医疗东西获批上市 (2025-07-11)
- 全国药品运营监管任务会暨“清源”行为推动会召开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